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铜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边城》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来都显得相当理想化,颇有几分“君子田”的气象。当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隐伏着社会矛盾的影子。作者亦不曾讳言他的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读完小说《边城》且看完电影后,有一个问题仍然在我脑海中:为何故事要以爷爷的死和二老的离开作为悲剧式结尾?可又一想,更确切地说,是温暖的悲剧。故事最终在淡淡的悲伤中迎来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作者沈从文以一个湘西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们的淳朴善良,也以此与他眼中都市生活进行对比。作者在文字中试着构造一个他所理想中的湘西世界,未受污染的传统美德。
对于从小生活在与作者不同时代的环境下的我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时常对于翠翠和二老间含蓄委婉的沟通表现出着急焦虑;对于爷爷在完成渡船工作后坚持要将小费还给对方和连酒葫芦都大方让他人拿走,信任着朋友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也对翠翠每天的生活充满了疑惑:好奇她是否与我们一样上学呢?还是每日每夜管着渡船和小屋子过着简单却单调的生活?
尽管时代和背景不同,有些事情是恒定不变的。在本作品中就有许多主题的体现,比如人们之间的真诚相待、亲情、爱情等等。
然而,想要真正使一个想边城一样的地域成为现实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小说中,也出现了碾坊与渡船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对于翠翠纯洁的爱情,另一方面又是父母的催促、周围人的建议和碾坊本身使得二老在选择时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无奈离开。
诸如边城这样理想化的地方,也许只是存在在理想之中了。悲剧的结尾也许是想告诉我们,拥有一个如边城般的地方有多不易。
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有那个女孩子。
冬天的白日里,到城里去,便只见各处人家门前晾晒有衣服同青菜;红薯多带藤悬挂在屋檐下;用棕衣作成的口袋,装满了栗子、榛子。和其他硬壳果,也多悬挂在檐口下。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地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心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这不是人生罪过。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一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的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再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任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