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价值感。

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价值感。

作者: 刘俊果日知录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17:41 被阅读0次

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第二章“几个基本概念"读后感

        一、“赢得”孩子

        1.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要“赢得"孩子”?

        人们通常用控制、惩罚,迫使孩子屈服来“赢了”孩子,而不是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可以跟孩子合作来“赢得”孩子。“赢了”孩子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因此,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的力量“赢了"孩子。

        2.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只是理解,最好告诉他你也有类似经历。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以上四个步骤的根本。当孩子觉得被理解了,就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就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获得自尊。否则,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

        3.言行背后的感觉,比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当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时,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营造出让人感到亲切和信任的气氛。问孩子该怎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叛,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则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我们要用鼓励、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二、阿德勒的八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如何看待他们为基础的。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包括孩子。但是,孩子对此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孩子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所以,他们认定的达成目的方式可能也是错误的。

        3.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获取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孩子的不当行为,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孩子行为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孩子行为令人讨厌时,其实就在向你传递一个密码,希望你能破译它的真正含义。我们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是一个密码,并且问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处理它的隐含想法,而不是仅仅针对其不良行为作出反应时,孩子就能深深的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社会责任感,它是指一个人真心关心同伴,并且真诚的想为社会作出贡献。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一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特别地照顾,理应享受特别地服侍,这种不良心态就是因为父母做得太多,剥夺了孩子发展对自己能力自信的机会。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6.平等。

        很少人否认人人平等的正当性。但当它变成孩子和父母平等时,很多人就会提出反对意见:孩子们没有与我们一样的经验、知识或责任感,他们怎么能和我们平等呢?其实,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这也是正面管教坚决摒弃羞辱孩子的原因之一。羞辱与平等和尊重的概念背道而驰。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1)我们要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2)矫正错误的三个R。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3)当我们把犯错看成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否则,我们将倾向于认为自己无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

        8.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一定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了,不要想当然,必要时候核实孩子的感受。当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他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时疏远和敌意,就会转化成亲密和信任。

相关文章

  • 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价值感。

    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第二章“几个基本概念"读后感 一、“赢得”孩子 1.是要“...

  • 正面管教20170408

    和善而坚定 有爱也有边界 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童年时追求) 哭闹是追求归属感 缺少这种归属感会在结婚以后会提...

  • 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正面管教》指出: 孩子们最本质的需求,是价值感和归属感。 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

  • 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

    今天的主题是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正如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类行为的目的是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 不严厉,不娇纵,正面管教。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不严厉,不娇纵,正面管教一一《正面管教》第一章“正面的方法"读后感 一、剖析原因。 1.为什么现在...

  • 正面管教

    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如此重...

  • 《正面管教》

    不惩罚不娇纵有效的管教孩子,和善而坚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对孩子很重要,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要友善,关心尊重...

  • 《正面管教》

    不惩罚不娇纵有效的管教孩子,和善而坚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对孩子很重要,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要友善,关心尊重...

  • 爱与感谢

    爱便有了归属感!感谢便有了价值感!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 对孩子,更是如此!表达爱,不打骂,不唠叨,...

  • 读书杂记

    1.一个孩子终生追求的目标只有两个,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是爱,价值感是感谢。摘自《不管教的勇气》。 感谢一词让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赢得孩子,引导孩子,追求归属价值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ih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