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匠人第21篇原创文章)
一直想写一下褚时健褚老,可迟迟不敢动笔,怕文笔太拙写不好褚老;褚老就一直在我的选题里,激励我不断阅读关于褚老的报道和传记;今日动笔,我想也未必能写好褚老。
如果对文字有敬畏之心,我想关于褚老的写作会一直留在我的选题里;今日决定起笔写褚老是有特别纪念的意义。这是遇见匠人第21篇原创文章,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新年伊始,我坚持每天利用自由时间写一个财经人物故事,用一颗匠人的心坚守做每一件小事;自律给我自由。
褚时健褚老用他的行动诠释了“匠人精神”: 年少丧父,穷苦出身的褚老帮母亲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青年时代遭遇战乱,褚老投笔从戎,开启了政治生涯;中年时代遇上文革,褚老被打为“右派”,回到云南老家办起了糖厂;在知天命时接过国家重任,接手濒危的玉溪卷烟厂,历时18年把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世界第五的烟草巨头;临近退休养老的褚老因“贪污” 锒铛入狱,71岁的褚老被判处无期徒刑;古稀之年褚老因糖尿病保外就医,和妻子开辟荒山,种橙千亩;耄耋之年的褚老缔造了“褚橙”的传奇。
回顾褚老的一生,褚老遭遇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却也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事业;褚老的一生有太多辉煌,也有被别人强加的“污点”;可褚老都坦然处之。有媒体曾采访褚老:褚老,如果您给自己留下一句墓志铭,会是什么?褚老缓慢而坚定地回答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褚老这样评价自己:“我从小就知道自己做事总比别人要做得好,因为我认真,负责任。同样是烤酒,我一般2斤半苞谷就能出1斤酒。做什么事都要会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办法就出来了。”
《褚时健传》作者周桦在书中写到,褚老身上没有很多深奥的东西,就是中国传统精耕细作的匠人精神,种烟是精耕细作,种橙子也是精耕细作。
八十年代,知天命的褚老被任命为玉溪卷烟厂厂长,褚老把农民的烟田变成烟厂的第一车间,一手控制了烟厂的产、供、销三个环节。玉溪卷烟厂在这样的体制下开始腾飞。经过十八年的努力打拼,褚老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红塔集团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有中央的 “印钞工厂”之称。
1995年,一封来自河南的举报信把褚老拉下了神坛,褚老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女儿褚映群在河南洛阳狱中自杀。1999年,褚老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我搜集了大量资料发现,褚老被判无期徒刑也许是时代的必然;褚老事件恰逢国企改革转制的时间交叉点,当时原有的靠承包制和自主权落实的国企改革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怎么能在企业经营中体现企业家的价值,是当时讨论最激烈的话题。在当时不是一个个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有的人被抓住,有的人没被抓住。也许褚老是对当时僵化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发起的一种抗争,只不过褚老的红塔集团率先成为国家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后来褚老在法庭上也坦承了自己的过错:“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所以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褚老落马后,红塔集团继任者字国瑞,年薪加上奖金超过100万元——褚老一辈子的工资也没有那么多。
后来,褚老的律师马军称:“之所以提出‘富庙穷方丈’的辩护观点,是因为褚时健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应该拿的钱。我不是为了帮助他开脱罪责,而是希望警醒社会、警醒政府,对于计划经济年代的一些特殊事件应该特殊应对。”
褚老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领导红塔集团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数以千亿,但是褚老18年的总收入不足百万。当时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葬送了褚老的政治和职业生命,褚老的错误有不可回避的历史和制度原因。褚老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整个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群体的悲剧,更是中国这个经济转型期时代的制度悲剧。
七八十年代的企业家有个特点,伴随着国家的政治风云,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家国情怀比新世纪的企业家更强烈。褚老尤其这样,有颗赤子之心;他一再强调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事情,活了一辈子,还是给国家做了点事情的。
褚老称,“在处理企业的事情时,要先考虑这个事情对国家好不好,要顾及社会问题,不能影响社会。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一种责任感。”这样的说法绝非矫情,而是那一代企业家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总想为自己的民族、为国家做点事。
2002年,褚老获准保外就医,褚老没有选择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跟老伴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一起种起了橙子,进行二次创业;昔日“烟王”褚时健变身“橙王”
王石曾拜访褚老称,人生最大的震憾莫过于在哀劳山上听一个穿着破烂、保外就医的75岁老年罪犯兴致勃勃谈论橙子挂果,而6年后的他,将是一个80多岁、有着糖尿病史的高危病人。
褚老自出狱后,在哀牢山度过了15年,一手推出了“褚橙”,也被外界成为“励志橙”。
2015年,褚老的褚橙遭遇了质量下滑的危机,个子小、口感酸、坏果率高等问题。褚老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提出了质量、品牌、代理的改善方法;那一年,褚老忍心砍下了37000棵橙树,直接损失两三千万。
种橙子的这几年,褚老遇到过不少困难。一开始是资金,后来是技术,他和老伴一起,慢慢摸索,逐渐改进。褚老称,“种橙子这个事情,我真的是全身心地投入。经常半夜四五点钟醒过来,想到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可能会影响我们今年的效益,我就马上起来找资料翻,第二天找人过来交流,就这样坚持下来。”
有人说褚橙是在卖情怀,褚老称“褚橙”就是做产品,生产更好吃的橙子,做质量最好的橙子。我看过褚老的专访,做褚橙没有太多技巧,都是土地里实实在在长出来的东西。
做好褚橙,利益总会来;谈起利益,褚老毫不避讳称,做企业就是要将利益最大化,没有利润就不是好企业,资本不升值这个企业就不行。没利润,那就让别人去干吧。
2015年,褚家被传 出“内斗”;儿子褚一斌和外孙女婿李亚鑫的“接班人之争”成为90岁褚老急需解决的问题;毕竟褚老再想干事,可身体也不允许了。
面对儿子和外孙女婿,对褚老来说确实两难;褚橙是和外孙女婿李亚鑫一手打拼的,在褚橙最困难的2008年,是外孙女和外孙女婿放弃加拿大的工作,回哀牢山帮助褚老;在褚橙的接班问题上,褚老想对得起外孙女婿,也想对得起儿子,都想照顾到,就成了褚老的纠结所在。
如今,褚老心中最后的困难也解决了,2018年,由儿子褚一斌正式接管哀牢山的“褚橙”庄园;外孙女婿李亚鑫也有自己的公司运营。
褚老终于可以安心的度过晚年了。
搜集很多关于褚老的资料,从褚老身上学习褚橙、烟草的经营,没有高深理论和管理哲学。所有事情都是本真的,做企业就是要挣钱,为国家纳更多税。怎么挣钱?把产品做好,把人管好,待遇更高,更开心地做事情。对国家有交代,交税,对国家尽到责任。
高深理论可以骗人,但土地不会欺骗,反观我们现代人更多谈技巧,工作、做人、生活都讲技巧,很少谈到常识。从褚老身上学到:尊重常识,回到本质的东西,就能有所回报。
王石曾引用巴顿将军的话来评价褚老,“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后的反弹力”。褚老的人生正在诠释这句话。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的一个特例,他的幸与不幸,当下来看,或许意味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