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科考失意,登上江阴君山,发出江源之问;
二十二岁,立志出游;
若你是徐霞客的母亲,或者说你有一个徐霞客这样有独特想法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是百般阻拦,让其继续准备科举,否定掉他不安分不寻常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免其“不务正业”?还是像其母王孺人一样,支持孩子的想法,为霞客准备盘缠和远游冠,以壮行色?
我想大部分母亲都会选前者那样做吧,若果真如此,那世间得少了多少个徐霞客啊!
不畏惧世俗的眼光,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面对孩子奇特的想法和大胆的决定,选择了尊重和支持,这样的母亲难道不值得赞美吗?
如果没有其母王孺人的开明和睿智,还会有千古奇人,中华游圣的诞生吗?
也许有人会说,徐霞客家庭富裕,父母能给予其很多金钱上的扶持,就像如今的王思聪一样,其父可以给其两个亿去体验失败,而我们这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试错成本太高,所以我们不是缺少明智的母亲,而是缺少经济基础。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霞客的成就,我不否认有家庭经济因素的存在,可相比之下,我依然倾向于他有远见思想的父母。
放眼当下的社会,年轻一代的压力很多是来自父母的期待与束缚。如果说父母剪掉了孩子飞翔的翅膀,也不为过。
你不能穿这个颜色的衣服,不好看,你看我给你选的多合身。
你选的这个专业不好,没钱途,不体面,不稳定,你以后要当老师,当医生,光耀门楣。
去什么大城市,留在小县城考个公务员就挺好的,到哪不是一天三顿饭?
像你这么大的人,人家孩子都几个了,你得抓紧时间结婚生子,不然会被人笑话。
兴趣?兴趣能当饭吃啊!你得听父母的,父母都是为你好,为了你操碎了心,你得懂事,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话语,是否会很熟悉?
我想在很多家庭都曾或正在上演吧。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人格,而父母总是把孩子当作自己人生的附属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干涉孩子的决定,规划孩子的人生。
孩子若顺从,则父母开心,但孩子是否真的开心呢?若有一天发现所选之路痛苦无比,父母会为其负责吗?
孩子若坚持自我,则父母为之焦虑发愁,觉得孩子不听话,让人操心头疼,接着便时不时苦口婆心的劝说,甚至发动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
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矛盾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即父母把孩子的人生课题纳入了自己的人生课题里,去想方设法地加以干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课题就好,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允许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课题,人生会幸福很多,自由很多。
对于父母而言,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孩子不应该为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他们有自主决定自己人生课题的权利,我们不应该去过度的干涉。一旦越界,所有的痛苦与哀愁只能说是自找的,因为为人父母没有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即不去干涉他人。
而且,所谓的“为你好”是彻头彻尾的大谎言,父母的费力干涉是有目的的,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与面子,希望孩子不要成为自己的负担,而应该成为自己骄傲和炫耀的资本而已。
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应该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按自己的想法随心生活,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当有人来干涉时,依然要坚持自我,即使父母再头疼忧心,也不能轻易妥协,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亲子关系也太冷血无情了吧。表面如此,但一切的痛苦和矛盾皆是因为干涉了他人的课题或者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
谁痛苦谁就应该先反思自己,在课题分离上,自己犯了什么禁忌。
在课题分离上,自己也曾经不止一次地被干涉,在被干涉的过程中,在犹犹豫豫,摇摆不定的过程中,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如果重新来过……算了,没有如果,只有眼下的现实和未来的选择。
也许这辈子无法成为徐霞客这般有成就的伟人了,但我还有机会成为王孺人一样的母亲。
今后为人母,我只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对于孩子,我想给他自由,尊重他,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但一定会是在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他有什么样的爱好,什么样的选择,那都是他自己的课题,我绝不干涉。
他不必满足我的期待,我也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的身上。
他与我,都绝对自由。
当然了,光有思想支持还不够,有强大的经济支持,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爬得更高。
所以,我还是要多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