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45天
当你看一个人的时候,第一眼就能通过他的一些言行看出这个人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是开放还是防卫,是积极还是消极,是沉重还是轻松。
外在的行为是怎么样经由内在而体现在外在的尼,怎么样可以有个轻松的人生尼。
我们的行为是有脑身心这三个方式的,行为经由哪个表达出来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我们对结果的反应和感受。
喜欢用脑的人,行为比较理智,逻辑分析也比较强,遇事反应不会很强烈,在做决定的时候会充分考虑行为的结果,意志通常也比较坚定,目标感很强,但是由于是用脑来做决定,很多时候会不走心,不易动感情,就会给人不近人情,不体谅人,在关系里可能就会重道理和分个对错。
喜欢用心感受的人,是很有感受力的,也是感情丰富的。在关系里面,喜欢用自己的感受来表达问题,也容易被感情迷惑,或者是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迷惑,容易忽略事实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的人情绪化也会很严重,情绪得切换也快。
身体也是我们表达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说的肢体语言,通过不同的肢体,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表达的意思。肢体可以表达一些快乐也能表达敌意,也是行为艺术,从肢体可以看出关系里的问题。
不同的行为模式跟自己的状态轻松之间有什么联系尼?
首先我们先要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也要了解自己的性格。不管是哪种模式和性格,都是有利弊的两面性的。我们要做的是正确的认识并接纳这些,然后我要去分清楚哪些是我们自己的模式,哪些是别人的。这个是跟随自己的内心更多的觉察。因为我们的模式的形成基本是都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原生家庭,然后才是社会的影响。而我们人生的脚本形成基本是在童年我们无意识的时候就已经刻印在身体内了。
认识到来自童年的影响,我们就要去看到那些影响我们人生的一些信念和自身的束缚的由来,然后通过不断的探索去了解和认知,这些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有时怎么样影响我们的关系的。
在一件事情上的反应是由于以前的时候跟父母的应对模式,事实是我们以后面对的人不都是父母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应该把对父母的期待,抱怨,依赖,愤怒投射在这些其他人身上,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他们都能像以前跟父母相处时给我们相同的习惯,不管好坏,只是习惯了这样的模式,或者是一种相反的方式来对抗。
所以知道了这些限制和信念的来源,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多维思考方式,而不是单一或者零维的方式来应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面对的人。
我们真正认识一个人和一件事的时候需要真正的去看见,而不是单纯的用我们固有的思维去认为,也不是用我们以前的遇见去对待,更不是把所有的责任去推卸和逃避。
勇敢点,改变原有的限制,突破自己,给自己一个全新的维度和高度,你我都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