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不可怕,最怕你没有变”
--小哈
1.
在微博上有一个热搜:你和5年前最大的区别?
有一位网友说:长大后才发现,原来那不是废话而是世界上最暖的牵挂。并附上9张以前和现在与妈妈相处的图片。
看到在图片里那一句句熟悉的对话,熟悉的场景。让人不禁流连忘返的回忆起母亲那唠叨的场景。
其中有一张图片是:离别的时候,妈妈迟迟不肯离去,会目送你很久。她的那句“照顾好自己,别牵挂家里”。
看着这张图片我眼框里饱和的泪水,像夏天早晨的花瓣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生怕它掉下来。
记忆带我回到那5年前,那是我第二次离家出远门读书,第一次走的时候,是因为没有离开过家,所以第一次是充满的期待,和无比的向往。
而第二次走的时候,知道离家的滋味不好受,而妈妈也是到机场目送我。
我很清楚的记得那一次,当我去取机票,托运行李箱再到过安检时,身后总是有那么一个走的很缓慢,但又怕跟不上我步伐的人,等到我准备去过安检时我转身过去和她说:我走了。
我当时不知道,当她目送我的背影是什么样的复杂心情,我只知道如果我再回过头跟她说一句话,我怕我会控制不住即将掉下来的泪水,所以那天我强忍不回头看她,过安检到登记口路上一直目视前方,直到坐在椅子上时,那强忍的泪水终于控制不住,像泄了闸的水一涌而出。
而我渐渐也体会到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那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不必追。
这句话本应该是父母目送儿女的心绪,但何尝不是在说做子女的离开时,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呢。
2.
不管是5年前的目送,还是现在5年后每一次诀别,我都不喜欢我妈每次到机场送我,我怕我离不开她。
有位网友说:我吃东西越来越清淡,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不乱发脾气也学会了忍让,慢慢地有了一颗成长的新。也开始害怕听到任何与病痛有关的事,最大的心愿变成了全家人身体健康。相比一两年前迫不及待要去远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时间在温柔灯光下和妈妈吃完的一顿饭。
有人说这叫长大,也有人说懂事了。
小时候我们总希望快点长大,这样可以脱离父母的管制,上大学时我们总选择离家远的地方,工作时我们总希望有诗与远方的生活。
可兜兜转转这么久,却发现最离不开的还是家里牵挂的人。
他们总是默默的守护在我们身后,以前总是很嫌他们唠叨,可当我们在孤独,伤心,看着地铁上那对母女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真的好想他们,想念他们做的饭菜,想念他们一次次对我们的唠叨。
等我们回家看他们时,发现他们跟我们记忆中有点变化,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白头发,妈妈什么时候开始走路那么缓慢,而父亲也不是那个挺拔修身的模样,开始有些驼背。
我们不
曾留意当我们走的越来越远,而他们似乎也越来越老了。
刚毕业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给父母买大房子,有段时间还很向往诗与远方。
但是现在更多希望的是家里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能多抽出时间点陪伴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5年前的我和现在最大的变化,更多是学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一切的事物。
以前我很叛逆,总把母亲的话当中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感受,对于父母说的话,总是与他们对着干。
但是现在我很珍惜每一次与他们说话的机会,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对于朋友我总喜欢和他们争,和他们吵架,不会让。但是现在我想对他们说:我不会像以前那样对你们了,我很喜欢与你们在一起相处的时光。
对于爱情,我不再依赖对方,我不再百般无赖。我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纠结与对方争吵,我现在更珍惜与他在一起的每个时间。
以前总是在想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工作,去什么样的地方玩。现在才发现原来那些所谓的长大后的计划少了点东西,少了我们最重要的人相伴。
- END -
作者简介:希望你喜欢我的文字,陪伴你成长,一起你努力,一起加油!!!
喜欢的话,欢迎转发,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