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染浮生
话说一个很平常的早晨,一个老母亲开启了她别扭不知道如何表达爱的一天。
她先是走到女儿床前,试图温柔的叫醒孩子起床,然本就是冬季贪睡,且孩子前一天晚上睡得也晚,孩子翻了翻身,换了换地方又开始舒服的入了觉。
这位老母亲目睹了整个过程,一直告诫自己要对孩子温柔,但是内心也隐隐有压不住濒临爆炸的怒火。
等孩子洗漱完,坐下吃饭时,她惺忪着睡眼,不是努力吃饭,而是留着嘴先说话聊天。此时老母亲盯着墙上滴滴答答的时钟,心里按捺住害怕迟到的焦躁,还得一边催促孩子要抓紧了。
孩子终于吃完饭了,临出门又在那里精精细细的系鞋带,用迷人的认真的态度,那专注的样子,像是在做一个很重要的手工活。
好吧,可以出门了。这时指针已经到了7.35了,今天又是催促崩溃的一天。
送完孩子以后,早起憋的火暂时偃旗息鼓了,没有孩子这个刺激诱因,还能保持表面无波的平静。
一天将要结束,鸟归巢,人归家。
外出的神兽归笼,老母亲又开始虎啸山林了。
催促做作业的声音,开始紧锣密鼓的敲起来了。
孩子用尽拖延手段告诉你,作业会写,但是可能不会那么及时。
于是那灰里的火苗迅速窜成了火焰,直抵房顶。
最后督促的烦了,把自己气的直接撂挑子睡觉了。孩子的耳朵也终于清净了,在放松的东游西逛,玩了一会后,还是要心不甘情不愿的爬上睡觉的床,一天就这样在彼此好像都很烦躁不快乐的情况下结束了。
老母亲常常问孩子:
“为什么就不能写完作业,再痛快的玩呢……”
“为什么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去干这干那……”
“为什么写作业手里老是拿着玩的东西……”
“为什么……”
“写作业……”
老母亲觉的很困惑,也很无助,做作业不是自己的事情吗?为什么要督促?
老母亲也很烦,她真的不想说孩子,可是孩子懒懒散散的状态,真的又气不打一处来。
老母亲也看出了孩子跟她说不够的话,有很多话题,想跟她说,可是老母亲眼里只有作业。
作业会不会,作业做完了吗,作业为什么做错?
老母亲越来越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尤其是孩子在慢悠悠写作业时,还一直想聊天。
可是孩子想聊聊一天发生的事情,好像也没有做错什么。
孩子不跟父母说,能跟谁说呢?
老母亲头疼了,她又希望孩子作业及时完成,保质保量,又希望孩子跟自己谈心,免得心理不健康?
所以到底是我只关注作业不对,还是孩子写作业习惯不好?
现在就是孩子作业要催促,孩子想要表达,聊聊天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时间怎么就这么不够用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