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问孩子,“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你知道吗?”
孩子回答,“知道啊!老师要求写一篇习作,题目就是《猜猜他是谁?》。”
我一听我就想我曾经也在课堂上写过这样的习作,但有点惭愧,写得很失败,老师读出我写的内容,其他人都猜不到我写的是谁。我对我的写作也没有什么信心,但是也不能当着孩子面直说。
我说:“那你想好了写谁了吗?一定要写出那个人突出的特点来,不然其他人根本就不会猜到是谁?你对你们班的同学了解吗?”
孩子回答说:“不了解。”
我一听就有点生气,他就是不爱观察,不爱动脑筋,性格又内向,从来不会主动找别人去玩,总是别人主动来找他玩才在一起玩。
我路上也想好了,回家写这篇习作的时候,先让孩子自己写写练练,到时候我再辅导一下。
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们能要求他们写得有多好?差不多语句通顺,能描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就行了,就算猜不出他们写的是谁,也情有可原,他们的作文也才刚刚起步不久,不是吗?
回到家,给孩子设定时间写出一篇草稿来我看一下,时间到了,我看了一下写出来的内容,果真如我所料,根本没有写出什么突出特点来。内容写道,“他有黑黑的头发,弯弯的眉毛,他生气的时候眉毛像两把小斧子气冲冲的,他开心的时候眉毛想两条弯弯的新月,他最爱跑步,他不爱说话,你们猜猜他是谁?”
我说:“你这个一点突出的特点都没有写明白,谁读了也猜不到是谁啊?”我知道孩子写这么点也是绞尽脑汁才写出来的,我就想着孩子班上的同学,我帮孩子选一个有突出特点的同学吧。
我接着说:“你就写你们班那个女生,小语同学吧,放学时,她总是和你打招呼那个,她带着个粉色小眼镜,还扎着两条小辫子,跑跑跳跳的。你把这些突出的外貌特点写出来,别人就大概能猜到是她了。”
孩子就重新开始写了,写完之后,我进行了修改,就誊抄在作文本上。作业完成了之后就让孩子自己自由活动了,晚一点的时候就陪着孩子看了一会课外书,到九点多就催促着去睡觉了,孩子睡下的时候,才收到群里面老师发来的消息。
老师在群里通知,今天习作《猜猜他是谁?》要求字数在二百五十字,让家长检查一下是否符合要求。
我打开孩子的作文本一看,差不多才写了一百字。已经睡下的孩子听到后要求自己补一下,就让孩子起来把作文补一下,可是孩子无从下手,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让我看着就很生气。
我就想到孩子每次的作文都是我辅导,我修改,有时候有些话语都是我给加进去的,现在真正到他自己写就完全写不出来。
现在的老师也只是负责在学堂里的那有限的时间讲一下,听得进去的就听,听不进去的就不管了。
我指责了孩子一番之后,孩子最后东拼西凑的又往后加了一百字,时间都快十点半了,平时从来没有这么晚睡,打上句号,让孩子收好了书本就去睡觉了。
今天早上起来,孩子又把昨晚写的作文拿出来数字数,只有两百个字,还差五十个,我说就这么交给老师算了。他又不甘心地凑了几个字,才合起书本来,收收书包,让他爸送他去上学了。
一篇小小的作文,把孩子和我们这些不懂得教作文的家长搞得头大。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作文也写得不好,但是我从来不觉得写作文会是一个负担,也能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要求完成。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表现出了对学语文的天赋,我觉得写作文是我的优势,基本每次测试考试都是靠作文分把语文分数提高,凭得就是一种感觉。但是感觉这种东西特别不牢靠。
到了高中后期的时候,我就听我的班主任对我说:“你学语文越学越没有感觉了。”我自己也意识到了,我写作文的时候,让我觉得再也没有原来那种游刃有余的自信,而觉得无话可说,完全挤牙膏似的凑字数,就算写出来完全是干巴巴的一篇拙劣幼稚的作文。
感觉这种东西一旦没有了真的特别难找回来,后来看了很多书,至今那种感觉还是找不回来。
在上大专的时候,学校里开设了一段为期很短的写作课,我记得那节课就是要求写同班同学或者周围大家熟悉的人让人猜,写出来老师当堂就念。
当把我的念完之后,全班都不知道写得是谁?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写的是小银,我还记得少部分内容,我写,“她有着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殷桃小嘴……”我脑子里想着她写的,但是写出来一看班上那些女生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谁能知道写得是谁呢?一篇失败的习作。
反而别人来写我的时候,老师一读出来,别人就都知道是我了,“她走路的时候风风火火,跑步的时候一蹦一跳,总是发出爽朗的笑声,远远地就能听到……”这就是突出了我这个人物的主要特征了。老师读完全班就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我的名字。
我写《猜猜他是谁?》首先就是挑选对象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要是我当初选一个突出的人,只要略加描述大家也都能猜到,我自己就相对来说有特点,所以当别人写我的时候就很容易被猜到,当然还是需要对我的了解和观察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
我觉得我们家孩子还是很有特点,比如带着个小眼镜,小眼镜后面还拴着一根黑色的线防止眼镜甩了,不爱说话,但是喜欢搞怪,做各种小动作,总是会把同学们逗笑了,说他是班上最幽默的男生,他还喜欢捉小昆虫,徒手抓铁豆虫让女生们发出了惊叫声,他还不参加学校的晚辅,下午第一节课完了,他就忙着收书包回家,真让旁边的同学羡慕不已。要是这么一写的话,随便扩充一下句子,就应该会算是一篇成功的习作了。
我其实一开始问孩子对班上同学了解不了解?他回答不了解的时候,我就问他,“那能不能写自己呢?”
孩子的反应还挺快,“不能,要是写自己,那题目就应该是《猜猜我是谁?》了。”
我一听还真有道理,那就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