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一切美好如约而至,带着热烈与奔放,宣告着盛夏的来临。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光。
在古代,夏至对于人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耕社会,农作物的生长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夏至时节的气候和光照条件直接影响着庄稼的收成。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图片来源:网络“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这首《夏至避暑北池》,生动地描绘了夏至日昼长夜短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担忧。
夏至的习俗丰富多彩,展现着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一些地方,有“夏至吃面”的习俗。新麦登场,人们用新面制作面条,品尝丰收的喜悦。面条细长,寓意着长寿安康。此外,还有“祭神祀祖”的传统。人们准备丰富的祭品,感恩祖先的庇佑,祈求家族的繁荣昌盛。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唐代诗人权德舆的《夏至日作》则提醒着人们,在这阳气极盛之时,阴气也开始悄然萌生。
夏至的饮食也颇有讲究。此时,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往往不佳,因此饮食多以清淡、爽口为主。新鲜的蔬菜、水果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绿豆汤也是夏至时节的经典饮品,绿豆性凉,煮成汤后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
以下为您推荐几款夏至节气的养生食谱:
1.荷叶茯苓粥:荷叶 1 张(鲜、干均可),茯苓 50 克,粳米或小米 100 克。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这款粥具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的作用。
2.冬瓜薏仁排骨汤:冬瓜 500 克,薏仁 50 克,排骨 250 克。将排骨焯水后与冬瓜、薏仁一同放入锅中炖煮。此汤有清热利湿、健脾消肿的功效。
3.百合莲子银耳羹:百合 30 克、莲子 30 克、银耳 50 克。将三者泡发后,放入锅中慢炖。能够养心安神、润肺止咳。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夏至是调养身心的关键时期。
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打遮阳伞等。
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以免温差过大引发感冒。其次,要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物,如荷叶粥、冬瓜汤等。再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昼长夜短,容易使人感到疲惫,中午小憩片刻,能有效恢复精力。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散步、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的这句诗,恰似夏至时节的天气,变幻无常,晴雨交织。
夏至,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时光。它让我们感受到阳光的炽热,品尝到夏日的美味,也提醒我们要顺应时节,关爱自己的身体。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让我们拥抱阳光,享受生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日子。
当夜幕渐渐降临,白昼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我们在夏日的微风中感受着岁月的流转。夏至,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让我们在夏至的余晖中,聆听蝉鸣蛙噪,感受大自然的韵律;让我们在清凉的晚风中,与家人朋友相聚,分享生活的点滴。
夏至,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用爱记录属于这个季节的绚烂时刻。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