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古潮|古人是如何取名的?有没有避讳?他们是如何避讳?

古潮|古人是如何取名的?有没有避讳?他们是如何避讳?

作者: 蓝胖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6-04 07:00 被阅读0次

    古人赋予名字的方式与现代人有所不同,命名更倾向于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含义,而非仅仅是由发音和父母喜好组合而来。

    在古代,取名要遵循多种规矩。首先,往往会根据出生时间来起名。比如说,“元旦”、“重阳”等寓意吉祥的节日,出生在这种节日的儿童就会被取以似乎吉利的名字。其次,出生地方也是一个重要的取名参考内容。比如说,生于草原的孩子往往会被称为“草原子弟”,生于山间的则会被起名为“川儿”、“山珍”等。最后,历史和文化上重要的人物、神话传说,也是人们用来命名的重要来源,如“孔雀东南飞”、“太白入北斗”等。

    在起名时,古人也会避讳一些字。例如,“死”、“穷”、“破”等与不祥之事有关的字会尽量避免使用,而“福”、“寿”、“贵”等又有吉利的寓意,被广泛应用于取名。

    除此之外,古人还特别注重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在起名中会根据性别和出生日期等因素来选择姓氏和名字,以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例如,“绿”、“木”与“南”、“火”为相克关系,如果姓氏本身已经带有“木”字,则再起名时不应该选用带有“南”、“火”等字眼的名字。

    以上这些规矩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少被遵循。现代人的姓名往往更多地由父母的喜好、文化背景、流行音乐等等因素所影响,取名变得更为随意,而避讳则成为少数人的个人信仰行为。

    唐朝的避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和政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这个时期却存在一个有趣又严格的传统,那就是人名地名的避讳。这个传统由来已久,但在唐朝尤其受到重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唐朝人名地名的避讳及其故事。

    人名避讳

    唐朝的人名避讳规定十分严格,甚至到了和民间传说中的"神明"保持距离的程度。唐朝时期,许多人认为名字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因此,人名要遵守很多规定,以求得吉利。其中一些规定包括:

    1.避免使用帝王、皇后、著名贵族的字眼,如“王”、“李”、“赵”、“陈”等。

    2.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眼,如“毛”、“丑”、“狗”等。

    3.避免使用与道教、佛教等宗教相关的字眼,如“仙”、“佛”、“道”等。

    4.避免使用与习俗、迷信相关的字眼,如“旺”、“祥”、“吉”等。

    据记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名字中的“白”字,几乎被选中为宰相,但因此字让唐太宗想到了白虎星,害怕倒霉,因而放弃了这个想法。

    地名避讳

    在唐朝,地名也有严格的避讳规定。这是由于,唐朝的人们认为地名的含义可能会牵涉到神灵、祖宗以及更深层次的祖先,因此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定。

    一些地名避讳规定包括:

    1.避免使用与政治、宗教相关的字眼,如“福建”、“安国”等。

    2.避免使用带有贬义、不吉利的字眼,如“亡”、“妖”、“鬼”等。

    3.避免使用与习俗、迷信相关的字眼,如“祥”、“龙”、“瑞”等。

    4.地名与人名的避讳相对而言较少,但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在唐朝的金陵(今南京市),太守的名字不能叫“长”,因为那会让人想到“泰山的石柱”,这样就会波及到整个城市,给人以不祥的预感。

    唐朝的人名地名避讳纪律确实严格,有些规定可能在现今看来有点过分。但这一制度反映出了唐朝人对宗教、命运和民俗习惯的特殊信仰,代表了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特色。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已不如唐时那般苛刻,但其意义和价值依然深厚。

    宋朝的避讳

    宋朝人名地名的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为了尊重先贤、祖先以及避免冲突,人们往往会采用间接称呼或者其他有寓意的字眼,以代替真实的名称。这种文化现象在宋代尤为盛行,广泛应用于社交、文学、艺术等方面。以下是几个关于宋朝人名地名避讳的故事。

    首先是北宋时期的文治殿学士、地理学家姚思廉。姚思廉曾经著有一部《厌川志》,其中记录了闽南一带的山水、风俗等情况。但是在书中,姚思廉将泉州港口城市晋江写成了“深江”,而将厦门的海岸线则称作“平岸”,这是因为晋江和厦门两地的地名在当时存在敏感性,容易引起政治争议。

    其次是北宋名臣欧阳修。欧阳修被誉为文学界的巨擘,其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但是,欧阳修却不愿意在自己的诗词里提到自己的名字。据传,欧阳修因年轻时曾受到朝廷的贬斥和打压,这导致他在受人尊敬的时候,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想因此受人指责和攻击。

    最后,是南宋学者袁桷。袁桷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出版过一本《算学九章》,其中一章是有关分数的问题。但是,袁桷却将分数的分子、分母两位数字改成了“我”和“母”,以此来避免敏感词汇“吾母”出现在自己的书籍里。

    以上几个故事可以看出,宋朝人名地名避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祖先、官场权力等方面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官场权力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我们理解宋代社会、政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启示。

    明朝的避讳

    明朝时期,由于忌讳称谓和地名,在历史文献中存在着很多省略、替代或变音的情况,这就是“避讳”。避讳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人们对敬老尊贤、尊卑有序、礼仪文明的传统观念。下面介绍明朝人名地名的避讳规定和相关故事。

    一、人名方面

    1.不得称呼皇帝的真名

    明朝皇帝的真名一般都不能直接称呼,而要以“圣上”、“陛下”、“万岁爷”等尊称代替。这是因为皇帝是万民之上的存在,直接称呼其真名会被视为不敬。有一些皇帝的名字被认为很“瑕疵”,比如朱瞻基,他的名字中“瞻”字的发音类似“斩”,被认为不吉利。因此,一般都称其为明成祖。

    2.不能直呼生父母的名字

    在明朝,不能直接称呼生父母的名字,而要以“父亲”、“母亲”等称呼代替,即使皇帝也不例外。这是因为中华文化中父母的地位是很高的,直呼其名会被认为不孝。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犯了一次这样的错误,称呼其生母马太后的名字,“幸好太后宽宏大度,没有责罚他”。

    3.不得称呼已故的皇帝的真名

    既然活着的皇帝不能直呼其真名,已故的皇帝更不行。一般都要以“先帝”、“先皇”等称谓代替,以示尊重。

    二、地名方面

    1.京师不得用“京”

    在明朝,京师是北京,但是不得使用“京”字,一般都用“神都”、“大都”等称呼代替。因为“京”字与宋朝的京都(南京)同音,为了避免混淆而不得使用。

    2.不得用“西安”

    西安在古代时称长安,但是在明朝时期不得使用长安,而使用“西安”代替。因为“长”字与皇帝的庙号“隆庆”中的“隆”字类似,为了避免让皇帝的庙号受到影响而不得使用。

    3.不得用“武昌”

    武昌是个历史名城,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主要战场。但在明朝时期,不得使用“武昌”这个地名。因为“武昌”中的“武”字和“崇祯皇帝”的庙号“崇”字同音,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重,明朝规定要避免使用。

    明朝的避讳规定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尊卑有序、礼仪文明的传统观念,值得我们今天仍然尊重和继承。

    元朝的避讳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因为它的创立者是蒙古人,这种外族统治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常见。因此,在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为了避免惹怒统治者,采取了许多避讳措施,这些避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首先是元朝人名的避讳。在元朝时期,汉族人为了避免使用与元朝统治者同音或有蒙古人名称的汉字,采用了许多雅号和字号来代替自己的真名。比如,在元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杨时,他本名叫杨侗,但因为“侗”与“统”谐音,容易引起误会,所以他改名为“时”。还有一位名叫杨万里的诗人,他本名叫杨炫,因为“炫”与“宣”谐音,所以他改名为“万里”。

    其次是地名的避讳。元朝时期,许多地名也因为与蒙古人名称或地名有相同或相近的谐音而被改变。比如,当时的燕京(今北京)为避讳蒙古人名的“燕哥”,改称为“大都”;南京则被改名为“应天府”等等。这些地名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政治文化的局面。

    最后是文字的避讳。在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为了避免使用被认为带有蒙古情节的汉字,纷纷发明了一些新的字形,比如“汗”字就被改写为“旱”字,“蒙古”二字则被改写为“蒙古”二字的“蒙”与“骨”组合而成的“蒙古骨”等等。这些字形上的变化,虽然表面上是为了避讳,但实则体现了汉族人对于文化的自信和创新精神。

    总之,元朝时期汉族人的避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和文化冲突的深刻影响。这种避讳现象虽然帮助汉族人保持了文化特色,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清朝的避讳

    明朝时期,由于忌讳称谓和地名,在历史文献中存在着很多省略、替代或变音的情况,这就是“避讳”。避讳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人们对敬老尊贤、尊卑有序、礼仪文明的传统观念。下面介绍明朝人名地名的避讳规定和相关故事。

    一、人名方面

    1.不得称呼皇帝的真名

    明朝皇帝的真名一般都不能直接称呼,而要以“圣上”、“陛下”、“万岁爷”等尊称代替。这是因为皇帝是万民之上的存在,直接称呼其真名会被视为不敬。有一些皇帝的名字被认为很“瑕疵”,比如朱瞻基,他的名字中“瞻”字的发音类似“斩”,被认为不吉利。因此,一般都称其为明成祖。

    2.不能直呼生父母的名字

    在明朝,不能直接称呼生父母的名字,而要以“父亲”、“母亲”等称呼代替,即使皇帝也不例外。这是因为中华文化中父母的地位是很高的,直呼其名会被认为不孝。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犯了一次这样的错误,称呼其生母马太后的名字,“幸好太后宽宏大度,没有责罚他”。

    3.不得称呼已故的皇帝的真名

    活着的皇帝不能直呼其真名,已故的皇帝更不行。一般都要以“先帝”、“先皇”等称谓代替,以示尊重。

    二、地名方面

    1.京师不得用“京”

    在明朝,京师是北京,但是不得使用“京”字,一般都用“神都”、“大都”等称呼代替。因为“京”字与宋朝的京都(南京)同音,为了避免混淆而不得使用。

    2.不得用“西安”

    西安在古代时称长安,但是在明朝时期不得使用长安,而使用“西安”代替。因为“长”字与皇帝的庙号“隆庆”中的“隆”字类似,为了避免让皇帝的庙号受到影响而不得使用。

    3.不得用“武昌”

    武昌是个历史名城,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主要战场。但在明朝时期,不得使用“武昌”这个地名。因为“武昌”中的“武”字和“崇祯皇帝”的庙号“崇”字同音,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重,明朝规定要避免使用。

    明朝的避讳规定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尊卑有序、礼仪文明的传统观念,值得我们今天仍然尊重和继承。

    大家get到了吗?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潮|古人是如何取名的?有没有避讳?他们是如何避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rv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