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看完 《巴黎圣母院》

看完 《巴黎圣母院》

作者: 枝角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23:43 被阅读0次

    一开始标题顺手写为“《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下一秒就觉得不大对,因为学院考究气息太浓郁,自己三言两语的水平配不上。

    历时两三个月,喜欢拖延的我,总算在今天下午读完了这本书。

    期间不下于十次抱怨作者为何写了那么多无关故事情节的篇章,不下于百次欲将描写巴黎建筑史和巴黎圣母院建筑风格的段落跳过去,不下于……算了,是无数次想将那些极其相似的冗长拗口的地名和人名解析忽略,但最终还是用极大的耐心逐句读完了。

    我是有点儿强迫症的,尤其在读这些名著上。越是枯燥乏味的章节越是强迫自己不能落下一个字,总会固执的认为作者既然耗费心血写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和原因。

    这种强迫症状在读《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反复出现,一度让自己对雨果老先生产生了怀疑。

    难道当初他是为了凑字数?是借着写小说的幌子去写巴黎建筑史?

    直到看完全书,我理了一下思绪,发现这种怀疑仍然有一两分难以消除。

    其实,这种怀疑是否荒唐要看读者个人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读这本书。

    如果你只是为了消遣时间,想看一部节奏紧凑,一气呵成的纯故事性小说,而恰巧翻开了《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那么保准你还没看完十页,就早已把书扔到一边,然后嫌弃作者是个啰里啰嗦的话痨和浪费读者时间的学术派作家。

    但如果你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欣赏著作,那么你就会凭借耐心和思考,穿过每一条作者精心布置的迷宫之径。

    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看似浪费时间的迂回,其实是经验累积的高光时刻和到达终点的必经之路。

    我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属于后者的。

    所以基于学习的目的,以及提升自己低劣的文学素养,耐着性子读了下来。

    这本书读起来的难度系数不算很高,起码是低于《百年孤独》和《你往何处去》。

    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触是作者实在太理性,甚至是残酷,写了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相对于《悲惨世界》,我觉得《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命运更悲惨。

    所有主角的命运之钥都被宗教法庭和王室特权把持着,他们自始至终都在这种双重枷锁下备受折磨。

    不论是阴暗自私的副主教克洛德,还是憨厚忠实的伽西莫多、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他们最终都悲惨的死去。

    在命运的戏弄下,副主教克洛德最疼爱的弟弟稀里糊涂地被他收养的“义子”伽西莫多杀死;爱斯梅拉达历经十五年才找到的母亲,最终却也死于她的盲目和无知。

    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没有神,只有人,谁也挽救不了谁。

    在作者浪漫又怪诞的笔下,美丽与丑陋、纯洁与狡诈、贫穷与奢华、恶毒与善良,都毫无遮掩的暴露在读者面前。

    如果你置身在十五世纪的巴黎,不论你是一位乞丐国王中的乞丐,还是总督的司法官,抑或是国王路易十一,都会在这场巴黎圣母院的战役中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卷入激烈的漩涡。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作者对那虚伪浪荡的队长弗比斯和苟且偷生的伪哲学家皮埃尔那么仁慈,居然给了他们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仔细想来,他们的确也没有什么特质能吸引作者的笔墨再为他们设计哪怕一页的玄幻故事情节,潦草结束罢了。

    虽然我对大篇幅的建筑艺术以及炼金术的介绍与描写保持怀疑的态度,但我仍然认为这本书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杰作。

    也强烈建议学习建筑学或者对建筑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去读读这本书。

    因为我真心佩服雨果对建筑史的博学和对建筑艺术的独到理解。

    根据他的描绘,我仿佛真的置身巴黎,亲眼目睹了它所有的城区以及巴黎圣母院和塞纳河畔的沧桑变化。

    时间是建筑师,人民是泥瓦匠。这是《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对建筑艺术与人类历史发展关系的最骄傲和最精准的诠释。

    所以这本书,不单单在写一段爱情故事,而是在写一段被刻画在建筑上的欧洲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 《巴黎圣母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si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