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14岁,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到了青春期,但是我发现他越来越不喜欢和人交往。所以在网上找了些社交方面的资料了解下,同时也希望可以帮助到我的孩子:
一、首先什么是社交恐惧呢?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类似的体验: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更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怕别人看出自己紧张,不敢看正视对方;
怕跟权威打交道,在异性面前会手足无措;高度敏感,心里有话却总要琢磨好久该不该说;在人多的地方就不自在,上台演讲的场合更是心慌;
线上可以话很多,但线下就瞬间尴尬冷场;聚会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别人抛出来的茬也会不接。每一个害怕社交、恐惧社交的人,都是最好的“伪装者”,外人看到的你风平浪静。但只有你知道,人群中的自己内心多么忐忑不自信,多么羡慕那些在社交中游刃有余的人,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轻松从容地交流、受到欢迎。
但现实却往往是在社交恐惧的 3 种状态中越陷越深。
(1)社交焦虑——在社交开始前就开始焦虑担忧,越想克服越焦虑。
(2)社交苦恼——在社交时感到烦恼,不舒服,与人交往不适感远大于舒适感。
(3)社交回避——迫于压力作出的本能反应,以为躲起来就好,但往往越回避越强化恐惧。
二、社交上的不自信也可以拖垮孩子的生活
社交恐惧,让他在人际上战战兢兢,始终没办法从中获得乐趣。
但他还没有意识到的是,社交上的不自信,会连着他整个人的自信心一起拖垮,让他的生活向内坍缩,人生失去更多可能,个人机遇也发生改变:
诚惶诚恐,没办法自信地汇报成绩,看着实力不如自己的人反而得到更多认可。别人在台前风光无限,你却只能躲在幕后任劳任怨。
在朋友,感到局促不安,心里发虚,不知道该聊些什么。自己有好感的异性,不敢主动接近,越想靠近越回避,别说让对方喜欢自己,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上。把一段本该美好的感情埋在心里烂掉,留下很多遗憾。
人群中没有存在感,经常被忽视,很难融入一个圈子。也不敢为自己争取,不会展示自己,尤其在很厉害的人面前。因此错失了结识优秀的人的机会,错过很多优质的人脉。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长期的社交恐惧,还会改变大脑分泌的神经化学物质,让本就不开朗的性格变得更加敏感胆小,也让一个人思维模式也倾向于负面认知。
对于自己有不合理的负面想法,对未来有负面预期。
同时还会伴随着其他心理问题,比如抑郁、自卑、强迫症,甚至惊恐障碍、隔离社会、人格解体等等。
因此从小对社交有一种天然的抗拒和恐惧感,甚至在为人父母以后,在下一代的原生家庭中让孩子习得这种感受,重蹈覆辙。
三、如何自信的社交呢?
很多人认为,强迫自己多参加几次社交,就能慢慢改善。
但实际上这只会让你不断地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社交无能”,产生更深的挫败感,变得更加抗拒和回避社交。
陷入“社交恐惧 —— 回避 —— 强迫融入 —— 受挫 —— 更恐惧社交 —— 彻底否定自我”的恶性循环当中。
社交恐惧其实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问题,它是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一般也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彻底摆脱。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社交恐惧,找到自己的社交自信呢?
社交恐惧想要改变其实也简单,只是需要专业正确的方法训练。
中国心理学会首批心理督导师施承孙老师,在 1997 年至今的 20 多年里,帮助很多人走出了不敢社交的阴影。
他惊讶地发现,社交恐惧、社交焦虑、害羞、内向的人,其实在社交中也有自己的优势:
更敏感、更能觉察到对方的情绪,更有同理心,很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想法,是非常优秀和有趣的人,只是自己不懂挖掘。
在经过系统训练之后,他们同样可以自信地讲话,可以在交往中感到舒服自在,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人际中如鱼得水,甚至做到比外向者更优秀。
人总是活在关系中,需要与人连接,需要被关系滋养。
社交恐惧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个性使然,你只是缺少正确的方法得到改变,那么好的你,本应该值得更好的生活,别让社交恐惧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
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我的儿子和同样具有社交恐惧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