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示無知鑑禪人

示無知鑑禪人

作者: 幽和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21:33 被阅读4次
示無知鑑禪人

出家人。先須要知出家割愛辭親。本為求出生死。若為生死大事。要知世閒一切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要發心修行。求出苦之道。先須看破現在身心境界。當觀此身。乃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成形。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如此看破。則不為此身謀求。種種受用之樂。次要看破。現前見聞知覺。全是妄想用事。總非真心。以此妄心。造種種業。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即此一念。便是生死苦本。切不可隨他妄想流轉。日用密密觀察。妄想起處。就要看破。當下消滅。切不可隨他相續攀緣。往而不返。若觀察不定。無巴鼻時。但將一聲阿彌陀佛作話頭。緊緊抱定。念念不忘。有此話頭作主。但見妄想起處。即提起佛來。是為正念現前。則妄念不待遣而自消矣。如此二六時中。密密用心。唯此一念為主。其餘一切妄想皆為客。客主若分。久久純熟。則妄想自消。真心自顯矣。禪人若果有志。為生死大事。但以此一念為真。其餘世閒種種伎倆。作詩寫字。乃至攀緣。交遊放浪。皆是顛倒癡迷之事也。若不慕實行。專事虗浮。縱放六情。遊談無根。空喪光陰。不唯虗生浪死。抑恐惡業難逃。千生百劫。無出頭時也。

憨山梦游集

相关文章

  • 示無知鑑禪人

    出家人。先須要知出家割愛辭親。本為求出生死。若為生死大事。要知世閒一切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要發心修行。求出...

  • 2017/08/21

    【禪言茶語】 2017-08-21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不察,恐怕交上壞人;不察,可能做錯事情;不察,...

  • 《坛经》初鉴 十四

    引:師示眾雲: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

  • 书法雅言(节录)

    正文 功序 臨池賞鑑,代不虚人;評論體勢,悉非真諦。擬形于雲石,譬象于龍蛇。外状其浮華,内迷其實理。至若無知率易之...

  • 《史记》初鉴 一百三十六

    引:桓公元年春,齊君無知遊於雍林。雍林人嘗有怨無知,及其往遊,雍林人襲殺無知,告齊大伕曰:“無知弑襄公自立,臣謹行...

  • 讀史之美——讀通札記(731)

    讀《讀通鑑論》之獻帝篇,感:1、讀史之美。唐太宗言: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英培根言:讀史,可以使人明智!竊以為是,...

  • 风骨清亮,禅意自在...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琴斷有誰聽 笑傲江湖,真摯易覺, 蕭聲隨...

  • 王羲之手扎临习

    独坐帖: 知彼乃爾。切切!汝乃獨坐,但有憂邑。懸遠,不能得遣人。且吾無復久意,果去,當南視汝等也。 得示帖: ...

  • 知曉人與人的關系微妙,微妙到無以言表,

    知曉人與人的關系微妙,微妙到無以言表,知曉平凡的愛的渺小,渺小的陪你變老,知曉愛一個人的無聊,無聊到世界在笑,呼號。

  • 《坛经》初鉴 十五

    引: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雲: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示無知鑑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tn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