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安慰剂效应。“相信一种药有用,它可能就真的有用”。这已经是药物研发试验必须考虑的因素了。有人因此认为“安慰剂效应”属于迷信,因为有些人吃了糖片却跟吃了特效药一样管用。但这种有规律的,可重复验证的行为,完全应该被当作科学来对待。
或许有人有这种感觉,得病去了医院,在路上还难以忍受的病痛,仿佛在进医院的瞬间或是见到医生的瞬间,就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而有些不了解中医中药的人,也喜欢将其疗效视作“安慰剂效应”的体现而加以贬低。但是,既然“安慰剂效应”确实能帮助人生活改变,至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影响,那为什么不能加以利用,而一定要加以避免呢?
那些头脑简单、容易神经过敏、渴求治疗和充分相信医生的人,更容易产生安慰剂效应。而在普通的生活中,那些内心坚持不明显,对事情不了解的人更容易受到类似的暗示。一般来说,小孩、女性、疲倦状态的人,更容易受暗示。然而,再怎么有主见的人,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暗示的影响,相信某些道德、艺术或是超自然现象,也可以在可控的情况下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暗示效应。与安慰剂效应也有类似之处。但暗示的范围更广,有时甚至不需要“相信”这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身处干净整洁的环境,心情就可能更加畅快,身体健康与工作效率也能得到保证。
4 补偿作用。缺点并不一定总是缺点。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说法“缺点只是发育不良的优点”。有些人会饱受自己缺点的困扰,感觉痛苦。但是有些所谓的“缺点”,只是在特定环境的特定表现中才是“缺点”。比如鲁莽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可能更加勇敢;沉默寡言的人,在逆境中可能忍耐力更强。人们处于自我改进的焦虑之中,容易看到自己性格中“不足”的因素,甚至会因此焦虑。然而,这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有那么大的不足,而是因为没找到适合这种特点发挥的环境。
有些缺陷,恰恰可能成为人们在此有所成就的契机。一个人虽然经受多方面的教育,但其实最终只有特定的一个或几个领域会成为自己的生计来源。找到自己愿意努力的目标,可能比总是完成别人交代的任务对自己更有帮助。而一些“不足”,恰恰会激发一些人的好胜心,迎难而上,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志向,反而能在原本不足的部分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熟知的“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曾经就因为口吃和长相受到同学嘲笑,然而他却进入了最考验语言能力和长相的演艺界发展,其成就也是有目共睹。
补偿作用,可以体现在两方面,有直面“不足”,加以克服,反而将此发展成长处,或者寻找其他长处的“侧面补偿”;也有发现“不足”的特点,找到这种特点发挥的空间,让一种条件下的“不足”变成另一种条件下的优势的正面补偿。
紧张感的把控让我们保持动力,21天习惯的养成让看起来困难的事变得轻松,安慰剂和暗示效应让人们从冰冷的数据之外获得精神方面的神秘加成,而补偿作用帮我们找到发展的方向。这些都是在单纯的“努力”之外,同样在成长和进步中值得考虑的心理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