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心得24:如何做一个“君子”

论语学习心得24:如何做一个“君子”

作者: 树先生1988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17:14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三句话,是孔子回答关于“什么是君子”这个问题的三重维度。

一是“君子不器。”

在说“君子”是什么之前,孔夫子先告诉我们,君子不做什么。

这句话一般的理解是,君子不要变成一个固定的工具。比如,学统计学的“君子”,不要看到啥都往“统计学”上套;做管理的“君子”,不要做什么事都依据管理学的理论。即:不要把自己变成某个器具或某种理论的附庸。这样,我们很容易带上棱镜看世界,看到的事情,往往是这件事的某一个角度,而不是事情全部。

还有一种解释,来自《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夫子想说,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君子不器,就是要求君子不要总是形而下,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拘泥于表象而不思考其背后的规律。要成为君子,就应该是不断打磨自己的思想深度,找到万事万物的底层逻辑。

二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孔子向来反对学生说大话。老夫子说,君子在说一个道理的时候,一定是自己先实践过的。生活中,总有各种“理学先生”,说起别人来头头是道:要懂感恩,要孝敬父母,要勤勉好学,要冥想,要吃素……结果自己一件也没坚持做到过。所以,老先生告诫我们,要行先言后,做不到的事情,尤其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说,等自己都一一做到了,再跟别人讲。

三是“周而不比,和比而不周”。这里的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勾结的意思。君子对人好,并不是为了获得好处,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甚至对身边的所有人好,不求回报,就更谈不上“勾结朋党”。在我身边,我岳母就是这样的人。从不计较自己吃多大的亏,什么事情都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赢得了家里所有亲戚的爱戴。而小人恰恰相反,对人好就是为了回报。远的不说,生活中,烧一次香就立马要菩萨兑现“大富大贵”的人比比皆是。

做到这三点,就离成为一个“君子”不远了。但还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不断地修炼身性。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心得24:如何做一个“君子”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三句话,是...

  • 2.21为什么要一字一句读《论语》

    君子也是出自于论语,论语里把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解释的清清楚楚。很多我们熟知的论语都是只有前半句,而后半句才是重点。...

  • 《论语·颜渊第十二》24:君子之友

    《论语·颜渊第十二》24:君子之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https://lunyu.5000ya...

  • 如何看待君子儒与小人儒

    思考:什么是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 学习心得:如何看待君子儒与小人儒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 诚诺即破必有灾祸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传授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言行合一自古就提倡。不知是先人是洞彻了...

  • 2.21-为什么要一字一句读《论语》

    《论语》,要细细品味,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论语》会给出答案,社会共识从《论语》而来,读懂《论语》,《论语》治天下!

  • 一起来读吧(十九)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 【译】做一个君子...

  • 君子:做到再说

    《论语》 为政篇第二 (一三)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释义】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孔...

  • 每天读论语-89

    读论语-89 原文(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勤快。 小感...

  • 《论语》每日一读90

    《论语》里仁篇第四24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大意】孔子说:“君子说话要慎重,做事要勤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心得24:如何做一个“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xp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