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物语 心灵田园
——黄官品现代诗《冬日物语》赏析
文/齐凤艳
阅读黄官品现代诗《冬日物语》,我感到诗歌与自然如影随形,演绎出令人陶醉的交响曲,激发出我细细品读这首诗的浓厚兴趣。在这首诗中,我既看到了自然对诗人诗句的影响,也看到了借助诗行,冬日里的自然景物在经验世界获得了能动地位,也就是说,黄官品将冬日万物置于施事位置赋予了人外生命体和人类同等的地位,在这样做的过程中,物我和谐进而达至心与物的融融。
拥抱冬日并排坐天上,晒太阳
晒穿棉衣棉帽赶冬天的场,走秀的北风
刷存在感的冰,雪
如果说诗人开篇用“拥抱”二字奠定了整首诗亲近自然的生态观,那么“并排坐”则表明了诗人与万物平等的态度。在第一节中诗人不仅于不经意间成功传递了自己的物我观,而且开宗明义地指出他要在此诗中“晒”太阳、北方冰雪等冬日之物。在第一节中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还有一点就是诗人拟人化的描写所带来的亲切感和新奇感。当我继续往下读的时候,我发现这种拟人贯穿全诗。诗人说是要“晒”万物,但是他旋即隐身,他要让万物自己呈现自己。拟人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为无生命的东西或动物赋予人的属性,使它们在话语中被塑造成有能力像人那样行为,包括动作、感觉和说话。当这种修辞形成规模,词汇形成语义,语义形成语境,诗人通过诗歌营造了一个人物合和的心灵田园。
具体到词语的自身,我看到诗人语言非常丰富,词语选择恰当,将物态传达的非常准确生动,并有很强的带入感,令我不自觉的循着词语去触摸感知。
梧桐,海棠,杨树们枕靠着枯技败叶的疲惫
垫睡的光秃秃的鸟鸣,把啃石头的溪水
忘在家门口,梦外
枫树伤痕累累的过往,一片片累积叠放身边
赤脚光屁股的紫薇,从公园无人的地方裸奔出来
石凳靠椅后的枇杷树,偷开些鹅黄性感的花
在黄官品眼中,自然景物可以具有人的疲惫、睡意、伤痛,可以具有人的五官四肢和和情状,可以有梦想、记忆。“枕靠、“垫睡”、“啃”、“叠放”、“裸奔”、“偷开”等动词赋予植物以能动性的同时,这些动词自己也构成了一种意象,在诗歌中形成动感和生机,是诗人对冬日里看似萎靡的万物生命力和生命本身的发掘和再现。
林林总总的自然景物在黄官品的审美体验中变得活泼有趣,他的诗句也由此充满生命感。诗人要告诉读者,冬季冬日不萧瑟尽管有干枯,且干枯也是生命的一种样态。方东美先生说过:“中国艺术所关切的,主要是生命之美,以及气韵生动的充沛活力。它……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灿然仁心与畅然生机……”
如果说上面这两节诗人重点是表现物物之间的生命联系,那么在之后的诗节里,诗人表现的是自然物与之间的生命联系。
太阳当顶,金色阳光植入人体的里外
熟悉的近和陌生的远,溶进比太阳红润的
掌心和笑容里
我和母亲借冬日的公园,复制示范骨血亲人
一个空腹不信用的正午
晒晒太阳,正好午餐掉自己
一顿通体透明暖身润心的饱饭
摆平鼓胀懒散的胃,缝补虚弱漏风的皮囊
母子晒太阳,一把劈开冬天的刀图
把寄生体内嘈杂喧嚣的流量赘肉,腰椎疾苦
像剃胎毛一样刮掉,给人和天地一个光头的日子
太阳,干爽极了
脑,也不干咳
阳光是温暖,是生命生长的不可缺少的。这里诗人不仅承续了前面诗节人物平等的理念,而且从阳光入笔,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对自然的感恩为怀思的。并且从这几节诗句中,可以读到诗人对人间污秽的排斥。诗人感到在冬日公园里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植物的怀抱中,自己获得了一次从身体到精神的焕然一新和神清气爽的机会。在这一部分里,我 同样看到诗人思想的丰富性和表达的趣味性,这是一种智慧。
比如:“一顿通体透明暖身润心的饱饭/摆平鼓胀懒散的胃,缝补虚弱漏风的皮囊”,将晒太阳比作一次每餐,而“胃”和“皮囊”两个词也是充满隐喻意义的。“母子晒太阳,一把劈开冬天的刀图”,这行诗,则表现出诗人对情感的推崇,母子情、友情、爱情等等,是诗人珍惜的,也是诗人认为能够击溃寒冷的力量。写诗是一种表态。那么诗人轻视什么呢或者说他想要割掉的是什么呢?这都在诗中。
“给人和天地一个光头的日子”,这句话中我看到了诗人对本真的追求。因而有了下面一节的“面前的湖边,一棵棵高大佛身经心的滇朴/扬扬洒洒,写传经布道的经文/让一小半天空,金黄而忙”。一种终极的声音此时由滇朴传入诗人的内心。这里我可以理解为自然中道的存在,及人对这种道的感应和探索;我也可以理解为自然对诗歌的喂养,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在精神田园的结晶,诗歌更是如此。诗歌是自然在艺术中的光芒,这种光芒可以永恒和穿过人类心脏。诗歌源自自然世界和田园境界的精髓,诗歌是独特的精神语言,关注生活和现实,发现人类世界内心的渴望与和平。而现实的大自然并未得到真正的保护,大自然正在被侵害,这是目前整个人类的忧患,诗人是人类的先知,理应忧患整个人类之忧。这里这首诗的生态意义再次彰显出来。
穿长袍的竹,戴高帽的棕,墨绿横到边竖上天
一树树年边待嫁的紫玉兰,急切的枝头
挂满一串串爆竹花的红蕾,贴囍字
渐渐从温暖阳光中,金蝉脱壳晚了的天色
模拟进入儿孙们放假回家的频道
听见一家人卵圆的脚步,离除夕一小虎口近了
这是诗歌的最后两节。诗人畅想了一个合和的人与自然互相增益的关系。这两节是朝气勃发的,是热烈热情的。紫玉兰将开未开,盼着自己的花期,人盼着新年。爆竹花披挂在紫玉兰身上,像是为它开花的好事预先贴了喜字。时光从冬深之处继续前行,它将走入春天,而人将迎来除夕。室外修竹参天,时花待放,室内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和谐是诗人的理想。人与人、天与地、人与物,皆和谐。
如果说这首诗颇具田园诗风格,那么诗人黄官品在这里既是一种回归也是站在一个前沿。重回自然与田园,是不是新时代赋予诗人的一个责任呢?大自然的美无与伦比,大自然的诗歌和灵魂理应根植于我们这一代诗人心中。在大自然与人类之间,我们应该寻找契合和沟通,感应生命和自然,感应灵魂和田园,将诗歌变成银河上的星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