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化浊发觉,人活在世上,是并无法离开感恩之心的。这话听上去似乎很教条,颇有些古板、强人所难之意。刚写作时的化浊,亦常这样去勉强他人,勉强自己。
如今化浊强人所难的心思,大抵是减淡了些。此时的我,再去咀嚼“感恩”二字,脱离勉强之后,由衷地感觉到,人活在世间,并无法离开感恩之心。
一切只因,缺乏感恩心,会严重地局限一个人看世间的眼光。
比如,在一些面包店里,会提供免费的临期面包,供有需要的朋友自取。
拥有感恩之心的朋友,会倾向认为,这是店主的乐善好施,值得欣赏、鼓励、认同。
一时尚未具备感恩心的朋友,则会倾向认为,这不过是店主在处理不需要的垃圾,更甚至于,他们会认为,店主是在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谋取人气,作沽名钓誉之徒。
实际上,无论面包店老板的初衷如何,是好或坏,是乐善好施,还是为了赚取人气,亦或者更有可能的,二者兼而有之。这些都是旁人因果,与自己无关。
唯所关乎紧要的,是一个人自己,他本身所拥有的眼光,他所看到的世界,是宽阔还是狭隘。
一个人若是习惯了狭隘视角,他的脑子里会很自然充满阴谋与欺诈。此时人再教他道德、礼仪之类,他会习惯性地嗤之以鼻,要么认为这其中饱含阴谋,要么认为这些不过是对自己,毫无益处的约束。
亦如曾经的化浊一般。
实际上,诸如道德、礼义廉耻之类,一时看上去似乎是自我的“牺牲”,究其根本,不过是教人不贪,不作非分之想。人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
并且,无论是从当下,还是长远去看,它是一个人维持自身尊严与体面的,唯一方式。
更何况,遵从着它,人所能获得的,心灵内在丰饶,以及外在物质。
而一个人想要在道德上有所建树,在其尚未健全道德之时,就必然地需要一颗感恩之心。
唯有如此,尚未健全如化浊之人,才能看到一个更美好、更光明的世界,并由此产生动力,去行动,去模仿。
一个人,如果切身地为自己考虑,希图向上,那么他毕竟无法离开感恩之心。
2021-03-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