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当别人让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想做,而别人不让做的事特想做而偷偷去做?
前几天学习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妈妈想引导自己的孩子看科学类书。担心孩子排斥,便想了一个办法。把书买回来带回家,放下东西冲进屋拿出几张报纸。孩子好奇,跟上她。她当着孩子的面把书包起来。孩子更好奇了。问:“买的书不看,包起来干嘛?”“这书非常不好买,别人买的,太难得了,要保管好。”说着放了起来。然后告诉孩子自己去买菜,让孩子先在家等。孩子太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好书,这么宝贵,这么难买,就偷偷打开看。妈妈回来时,故意声音很大,听到一阵慌里慌张包书的声音,窃喜。
第二天,书没了,儿子便缠着她,让妈妈想办法也给自己买两本。妈妈说:“很难,我尽力吧!”一周后,书买到了,孩子一口气读完,说科学类的书真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一定期待的结果就一定会出现。但让孩子带着好奇去探索与带着排斥去发现科技书的好,哪一种可能性会更大?我们都很明白。
听到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有时可以把想让对方做的事故意夸张说成禁止做的,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今天,就印证了这一点。马上放假了,我提前把假期作业发给学生。当时就有同学问:“现在做了,回家就不用做了吗?”我说:“你说呢?”他们笑了。今天考试完自习辅导,留了背诵内容,却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偷做作业,我盯着看了好一会儿,他才发现,看来是投入了,不好意思的笑笑,背起了书。
我窃喜。无论你干了什么,只要用心,只要在学,都挺好。也许现在做题对马上进行的考试没有什么帮助,但把镜头拉远,对高考有用,对他的成长也有用。
我没说什么,他又愧疚了,马上背书,背书时也会用心的吧?我一举两得了。看来有些时候,也需要多创造一些让别人偷着干的机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