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年读书总结——小说篇

2019年读书总结——小说篇

作者: MartinSi | 来源:发表于2020-01-05 23:55 被阅读0次

转眼间,就来到了2020年,这个十年的度过,对我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触动。

2000年的元旦,我刚上小学一年级,迈入21世纪对我来说是无感的,我依稀记得那时我在爷爷奶奶家看着中央电视台转播在天坛的活动,长者点燃了代表跨世纪的火炬。除此之外,就是动画片里讲的千年虫,我记得为了具像化千年虫,动画片里在跨年的时候,世界各处的数字时钟被吃豆人一样的形象的病毒一个个吞掉,小学一年级的我决定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而回顾2010年我的状态,浑浑噩噩应该是最恰当的描述。那时高二的我,完全没有即将面对高考的紧迫感,成绩在班里排倒数后十名,一副没大学上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从上高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是处于一个没有干劲也没有志向的状态。那段时间,我完全没有自控力,不管成绩还是体重,都停留在不及格的状态。

到今天,元旦刚刚过去不久,回顾这过去的十年,我心中一惊:竟然虚度了这么多光阴,但我也略有庆幸:好在这五年有所积累。还不算太晚,孔子说:三十而立,在三十岁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和志向,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马上27岁的我,虽然还说不清自己的志向,但我相信,保持积累,总有一天答案就会揭晓。

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2018年为了工作,我逼着自己读书,意外的领略到了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2019年,读书渐渐成了习惯,没有辜负年初自己立下的愿望。因此,就花些时间用这篇文章整理这一年在书中领略的万千精彩。


小说类

这一年读了几本小说,大部分是在生活中默默留意了他人推荐的经典,但也有很多自己感兴趣的新书。总体来说今年还是围绕着自己最喜欢的科幻小说和推理小说来读,真是各有各的精彩。

《魔戒》三部曲

小时候,发小在我过生日的时候送我了一本魔戒,但只是第二部,当时的我因为缺少前因后果,也记不住那些拗口的名字,一直没有想要读他。时隔这么多年我总算补上了魔戒三部曲,终于感受到了中洲世界的魅力。

托尔金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在设计魔戒的世界观上,除了故事发生在的中洲大陆,还有远在传说里的努门诺尔和阿门洲,详尽的家谱以及各种族的语言,让这个世界无比的生动,也让故事的进展充满了合理性。我记得当时我在读书的时候,不断的打开手机相册里的魔戒世界地图,去看看书中描写的故事都发生在哪里,通过地图,你会了解到,托尔金不会让主人公从一个地点瞬移到另一个地点,书里所有的故事,都合理的在时间和地理的限制下展开。甘道夫即便法力无边,也要花上好几天,才能从一个战场奔赴另一个战场。正式这样的限制,才让书中的世界如此真实。

我一直认为《魔戒》在西方奇幻故事的地位有如《西游记》在东方的地位,从魔戒开始,矮人会躲在山里挖矿打铁,精灵手持弓箭隐匿在森林中,还有那喷火的巨龙,地底的魔鬼。在这个世界,人类勾心斗角,利欲熏心,却总在世界危难的时刻英雄辈出。《魔戒》和《西游记》各自打好了东西方两大奇幻世界的基地,更是催生了无数新的故事。

《莱博维茨的赞歌》

这是一本比较冷门的科幻小说,我知道他是因为《辐射》这款游戏。我并不是一个辐射的老玩家,但是当我在几年前第一次玩《辐射》的时候,就深深的被他的故事所吸引。《辐射》讲的是一个荒诞不羁的故事:2077年,人类早已将核能用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核能轿车,核能机器人,人类依靠核能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核能也成为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可在这一年的10月23日,核战爆发了,中美两国用核弹夷平了对方,好在主人公在这之前因缘巧合的购买了“避难所科技”的核战保险,被允许进入地下避难所中躲过核战争。而当主人公再度从地下醒过来时,已经是210年后了,主人公踏上了已成为废土的美国,去重新组建家园,也渐渐的发现了“避难所科技”的阴谋。

以上只是《辐射》故事的梗概,事实上,这个游戏里有趣的细节太多了,适合每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去玩。而我在尝试查找这个惊天脑洞的创作过程的时候,通过主创之口,了解到这一切的灵感来源都来自于《莱博维茨的赞歌》。

这本小说就描述了一个核战后的世界,人类文明归于懵懂。小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核战发生不久到人类重建了战前的高科技文明。最有趣的要属作者的文字。在第一部分,小说的文字犹如我小时候第一次读圣经般艰涩,通篇的文字充满了意义不明和模棱两可,让人切身感受到那个智慧还未启蒙的阶段。而在最后一部分,人类已经可以像战前一样进行星际旅行时,行文则明快流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小说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讲现在是什么年代,描述的只是一些在修行的天主教徒在与饥饿作斗争,当属懵懂时代的主人公在修行期间无意间掉入了地下的坑洞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金属容器,而当主人公尝试阅读上面的文字时,小说晦涩的文字突然变成了程序版的语言:“辐射幸存者避难所(仅限人数:15人。供给品限度,单人:180天)”。这段文字的第一个词就让主人公无比震撼,因为他认为自己从未见过“一只”辐射,也希望自己永远不要碰见。

《乡村教师》

这是一篇非常短的科幻小说,刘慈欣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短短的一片故事赞美教师的伟大。因为如果从宇宙角度来观察,也许人类是唯一一种没法通过将知识通过遗传来达到代代相传的目的的智慧生物。而人类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程度,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教师这个职业。

这是大刘在多年前教师节写的短文,故事描写的是一个落后愚昧的小村庄,一位老师努力的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村子里的孩子,并保护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他的坚持,竟阴差阳错的保护了地球。大刘的文笔在这篇短文中展现的很精彩,把愚昧的村民描述的活灵活现,总体来说,是本适合第一次读大刘的科幻小说的人来阅读的短篇作品。

《2001:太空漫游》

这本书的有趣地方在于,不考虑他的写作年代的话,你会觉得书中前半部分描述的场景好像缺乏点想象力,因为现实中人类在太空的探索活动不就如和作者写的东西一样吗?可是一查写作年代,好家伙,1968年!要知道,这本小说问世之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才陆续展开,而当时参与计划的航天员,在任务结束后找到了本书作者,告诉他自己的经历与这本小说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简直就是一本人类探索宇宙的预言书。

从撕开这本书的包装封膜到读完这本书,一共只经历了24个小时,舍弃了午饭晚饭睡觉的时间,一口气酣畅读完。

所谓的硬科幻,不是说小说里出现了多少科学概念,而在于reasonable,故事的情节都创造在现实世界的物理学定律之上,而作者所做的只是在众多的定律中,悄悄的变动了其中一个参数,或者让理论上的巧合发生,于是天马星空的世界便在读者面前展开。刘慈欣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对这本书的模仿,读完之后我切实觉得大刘是发自肺腑说出这句话的。因为二人的作品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宇宙之大和人类之渺小的强烈对比,到跨越百万年的时间历程,无一不让我想起了当年读三体的感觉。只是三体对世界的描写是面面俱到的,而2001太空漫游则有更多的留白,引起我无限遐想。

《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

这两本书是安德系列的前两部,也是都获得了雨果奖和星云奖双料冠军的科幻小说。

在豆瓣上,《死者代言人》的评价比《安德的游戏》高,因为在现在的读者眼中,《安德的游戏》就像一本科幻爽文,主人公不停打怪升级,而且人类的公敌,就在主人公的打游戏中被消灭了。与科幻沾边的好像就只有主人公打游戏的场所——太空,剩下的场景,就只有主人公在学校里天天玩游戏,和同学打打闹闹,这么看来,这本小说未免也太日常,太不宏大,太缺少大战人类危机的紧张感了。

然而,这本小说就伟大在他所营造的这份日常感。这本诞生于1985年的科幻小说,准确的预言了如今在中东战场上美军正在做的事情:战斗员远在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用着Xbox手柄,像玩游戏一样操作着无人机,炸死在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和无辜平民。

我记得有一年,美国的媒体爆料,那些操控着无人机轰炸中东的目标的美国大兵,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炸死的人到底是恐怖分子还是平民。他们在按下发射导弹按钮时,甚至在和身边的人有说有笑,好像他们不是在操作无人机,而只是在玩一款战争游戏。就如小说的主人公安德一样,他以为自己只是在玩一款游戏,而实际上却指挥着无数的人类飞船,毁灭了一个文明。

好的科幻小说,总是有着预言的特性。如今,《安德的游戏》已经在地球上上演着,而《死者代言人》里,人类和“猪仔”这两个种族,因为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导致互相无法理解,并发生了许多悲剧。这样的预言,往小了说,反映了当今地球上各个民族的矛盾的原因,往大了说,是不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人类也会与其他外星文明相交汇,但却因无法理解对方而发生悲剧呢。

《占星术杀人魔法》

今年在读推理小说方面,补上了很多经典的作品,这本《占星术杀人魔法》就是代表。他的经典在于,小时候看的《少年包青天》里的案件都是来自于这本书的作者岛田庄司的妙想。所以从某个层面来讲也是毁童年的作品,当年我无比佩服《少年包青天》的编剧能编出如此巧妙的案情,可现在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所谓创意都是抄袭,国产电视剧编剧依然任重道远。

《犹大之窗》

依然是一部经典的推理小说,这本小说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这是一本法庭推理小说,案件的推进大部分都是依靠在法庭上辩诉双方的你来我往。

这就要提到我非常喜欢的游戏《逆转裁判》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接触到这款游戏的时候,玩得废寝忘食,扑朔迷离的案情在法庭上依靠检察官和律师的辩论,以及证人和证物逐渐的清晰起来,每个案件都会有180度的大转弯,真的是让我这样的推理小说迷大呼过瘾。

业界普遍的说法是巧舟在创作《逆转裁判》的时候,《犹大之窗》对他的影响很大。而我在读书过程中,也确实发现了非常明显的借鉴之处,章节会分为法庭内外,而每个法庭内的章节开头,就会有如卷宗版的时间记录的文字,和游戏上一模一样,这种相同的手法读起来真是让人倍感亲切。

《推理竞技场》

这是今年唯一读的刚出版没几年的新书。作者可以说是把推理界和推理迷涮了个遍。密室,人格分裂,性别反转,死亡信息,你想要什么,作者就给你写什么,一本书读下来,就是作者冲着你炫技,花活不断,看完都对推理小说行业产生了怀疑。

只是作者文笔实在太烂,故事的收尾实在是跟不上前面的故事,好好的推理小说到了最后一章变成了逆天爽文。对于经常读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倒是一本不错的消遣,不过要是没怎么读过推理小说,可千万别看这一本,可能会让你刚燃起的对推理小说的好奇小火苗被无情扑灭。

还没读完的《红楼梦》

今年除了上述的这些作品,还开始认真的读一遍《红楼梦》。机缘巧合,因为自己做的产品上了《蒋勋读红楼梦》的有声书,好奇之下打开来听,便一发不可收拾。也在蒋勋的帮助下,把以前那些看不懂,看不惯的地方一一捋顺了,竟然也逐渐的感受到了《红楼梦》的魅力,甚至感受到了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红楼梦》是一本饱含仁慈与谅解,但又充满现实主义的青春文学。这是一本能让自己自省的书,一本能让自己别那么急功近利的书,也是一本适合新手父母的书。这本书能带你看透人性的恶,世间的冷,却能让你更加热爱生活的书。

曹雪芹的文笔实在太过精炼,而蒋勋的讲述又实在太过唠叨。一简一繁,单看一方都会让人中途放弃,但结合起来,就让人难以自拔。2020年,我会从这本名著中汲取多少营养呢,就拭目以待吧。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2019年读书总结——小说篇

    转眼间,就来到了2020年,这个十年的度过,对我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触动。 2000年的元旦,我刚上小学一年级,迈入2...

  • 【读书总结】2020年10月份读书总结

    读书总结:2020年10月份读书总结 数目:本月读书26本。 如图所示 读书笔记:16篇

  • 2021-4-2晨间日记

    昨天写了一篇异物志,三篇小说,问题总结如下: 1、异物志没有总结出合适的格式。 2、小说的冲突不够激烈,出现的不够...

  • 二月计划

    阅读书籍: 1 《傅雷家书》 (阅读完后,需要总结一篇读书笔记) 2 《欧洲:波兰》(阅读完后,需要总结一篇读书笔...

  • 每周读书总结

    每周读书总结 读书总结第二十六周 时间:10.23-10.29 数量:个人分享6篇 主题: 项目开发管理 【读书总...

  • 每周读书总结

    每周读书总结 读书总结第二十五周 时间:10.16-10.22 数量:个人分享5篇 主题: 多项目开发管控 【读书...

  • 每周读书总结

    读书总结第十三周 时间:7.24-7.30 数量:个人分享9篇 朋友圈分享2 主题: 项目沟通管理 【读书总结】 ...

  • 每周读书总结

    读书总结第十二周 时间:7.17-7.23 数量:个人分享9篇 朋友圈分享2 主题: 项目开发管理 【读书总结】 ...

  • 2017-08-06

    读书总结第十四周 时间:7.31-8.06 数量:个人分享8篇 朋友圈分享2 主题: 团队管理 【读书总结】 团队...

  • 每周读书总结

    读书总结第十六周 时间:8.14-8.20 数量:个人分享8篇 朋友圈分享2 主题: 项目开发管理 【读书总结】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读书总结——小说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hh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