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全诗潇洒就那么四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一九三四年十月作)
桥有通行之用,亦能观赏。桥本身是一道风景,桥上的行人、车马,桥下穿行的船只、流淌的河水,这些风景都呈现在桥上人的眼里;而桥及桥上的人又在桥外人的风景里。
人天生不喜欢孤独,想尽办法来解决人与人的交通问题,架桥是一个绝好的办法。本来各自孤立的群体,因为桥而将此岸与彼岸连接起来,将这山与那山连接起来。而在解决了通行的基本问题之后,古代的能工巧匠又开始将智慧与美学赋予在桥的建筑设计上。
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始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至605年,由著名造桥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县赵州桥。在桥被能工巧匠们赋予了智慧文明与建筑美学之后,桥就开始变得吸引人了,桥成了一道风景,抑或是观赏风景的平台,在观赏中,你可以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及借助那种集中表现中国人精致人生态度的“器物精神”来传递深厚的感情。
古老的荒野石桥,连青苔也有年龄,镌刻着潺潺的时间痕迹。弯弯的月亮下面是弯弯的小桥,一支流淌在心里头的童谣。归田后的辛弃疾惊喜于“路转溪桥忽见”,报国无门的陆游落寞在“驿外断桥边”,最难耐白石道人(姜夔(kuí)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以动衬静,抒发物是人非之感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淡淡感伤……
贵州省荔波小七孔桥。桥不仅好用、好看,还有故事,故事装载着有关桥的心思与意蕴。每年七夕,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时候,天上人间,柔情似水。月光下的传说流转了千百年,而大地上的桥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成为人们悠久绵长的记忆,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1937年的7月7日,北京卢沟桥上炮火连天,铁骑蹂躏,那是一个黑色的日子,永远忘不掉的民族灾难与国恨家仇。也就是在那一年,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的长驱直入,身处江南的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含泪炸毁了他们亲手建造还不足三个月的钱塘江大桥,直至抗战胜利才修复通车。
被炸断后的钱塘江大桥。 如今的钱塘江大桥(钱江一桥)。桥还有生活的道理,流水一般地诉说,胜过了汗牛充栋的经书。
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一条汹涌的大河,将两个村子分隔在了两岸,其中一个村子富裕,另一个村子贫穷。一位远道而来的出家人打算在河上建一座桥,让两岸的人相互往来。听说这件事后,穷村里的人为之欢呼,富村里的人却坚决反对。出家人费尽心思多次劝说无果,桥终是没有能够建成,出家人也只得遗憾地离去了。不巧这一年遇上了干旱天灾,河水也已经干涸,穷村人实在过不下去了,生计难以维持,便一呼百应,蜂拥至对岸的富裕村抢夺这些大户人家的粮食。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恶战,死伤无数。劫后余生的富村人开始反思了,他们主动在河上建了一座石桥,让两岸的人们互通往来,贸易和劳动也有了良性互动。从此,两个村子开始和睦友好的相处了。
还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村上的农人南瓜种得特别好,他参加地区每年一度的比赛,获得了金奖。第二年,农人把自家的南瓜种子分送给了全村人,有人说他很傻,他笑笑说,人能够分辨南瓜的品种优劣,可是那些给南瓜传粉的蜜蜂却是分不清的啊!那些说他傻的人恍然大悟,交口称赞他的瓜种得好,人品更好。
从这样的生活故事里,我们懂得了心桥的架设才是最为紧要的。友谊之桥、诚信之桥、援助之桥、爱情之桥、亲情之桥,如此等等的心桥把个体与世界连成一片,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心曲流淌、心花绽放,实在绚烂至极、高尚至极。
《剑雨》剧照与台词:我愿化身为石桥。站在桥上有清风徐来,俯瞰桥下现碧水涟漪。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桥是风景,是自然纯真的美,同时也成为了人类心灵的一道归宿,带着深深的情感慰藉。而景外有景,画中有画,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人生百态,有快意的欢笑,也有失意的苦恼,有空旷的徘徊,也有不尽的哀思。人在风尘世界中发现诗意,便会通过联想与想象,把周遭的事物囊括起来,给自己的普通生活画面打上鲜明的主观印记,就像《赤壁赋》中苏子得以解脱的思想根源是“物与我皆无尽也”,然后感悟在心底生辉、升华。而与此同时,你也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绘制了别人的景,装饰了别人梦,成为了别人梦中的思念与温馨之源。人与风景相得益彰,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是一种简单的理趣所在,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而又无限发展。
(完)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本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