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组织官”(ID:COO-STRATEGY),作者:房晟陶。
一部分新一代创业者们(以及想升级迭代的老一代创业者)会发现,很多时候,把业务模式(客户价值、盈利模式)在逻辑上想清楚是比较次要的事情,把组织模式及人才策略想清楚才是重点和难点。不然的话,那些特别美好的业务模式只是意淫而已。
如果你已经有了这样的感悟,这既是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坏消息是你很可能选择了一个“组织密集型”的业务模式。好消息是你在hold住“组织密集型”的业务模式方面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什么叫“组织密集型”?在对比中更容易理解。与“组织密集型”相对的是 “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等。在上一代的成功企业中,有很多都是这些类型。与“组织密集型”相对最近的是“人才密集型”。但一个业务模式如果主要是需要“人才”,则更偏向于“人才密集型”,比如投行、战略咨询、研究所,还算不上是“组织密集型”。
哪些情况意味着你可能选择了“组织密集型”的业务模式呢?当以下这些描述有很多项(比如3-5项以上)适用于你选择的业务模式的时候,你很可能是选择了“组织密集型”的业务模式:
-
当你的业务模式不仅要提供“东西/服务”,还要“改变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涉及到“教育”、“医疗”、“法律”、“养老”等公共及社会服务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需要持续的“知识进步及技术创新”,要有点核心技术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涉及多类性质不同的业务协同(比如To B、To C、To G等)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需要提供涉及人身安全、低缺陷率的产品及服务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没有任何参考,需要大量的想象力,要创造一个“新物种”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想从“低质跑量”升级迭代为“中高端品质”的时候;
-
当你想建立一个“平台型”或“生态型”企业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既需要线上,又需要线下的时候;
-
当你想对一个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
-
当你的业务模式既需要全国化,又需要国际化的时候;
等等。
如果是的,你要问问自己,你是否在“无知无畏”中选择了这样的模式?如果你是在“无知无畏”中选择了这样的业务模式,那你是不是已经进入到这样的一个心态:“我的赛道宽,业务模式巧,资金也不缺,就是TMD人不行”。
如果你以为把赛道选定了、业务模式想清楚了,资金搞定了,你就做到80%了。剩下一点事情就是边边角角、令人烦躁的“人的事情”,那么,你的成功公式可能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得先反省一下自己。
对于“组织密集型”的业务模式,先定业务模式,然后根据业务模式去设置相应的组织形式并寻找相应的人才,这种思路会越来越行不通。在“组织密集型”的业务模式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战略+模式+资金可能只占40%,“组织”和“人才”会占到60%,关系调转过来了。
当组织模式及人才策略成为重点和难点的时候,也意味着机会:谁能hold住组织模式及人才策略,谁就有可能在下一轮的发展中取得胜利。
出现这种挑战及机会的原因在于:第一,我们的人才及价值观供给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量创业者创新、创作的野心了。成功的瓶颈已经不是业务模式,瓶颈是人才及价值观的供给。第二,资源型、市场型、资本型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少。软柿子都已经被捏过了。第三,新一代的创业者的审美也变化了。他们更希望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更能得到世界尊重的事情。
这三个原因中,人才和价值观的供给更是重中之重。什么是人才及价值观供给?
比如,在中国社会里,找到及训练一帮信奉“君为臣纲”的“人才”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找到一帮善于平等协作,愿意“自组织”的人是比较难的。又比如,找到一帮抄袭加持续改进的人是容易的,但找到和培养一群尊重知识产权及致力于创新的人是比较难的。再比如,找到有知识有学历的人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找到和培养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是比较难的。
但我们这些“组织密集型”的业务模式,都大量需要这些难找、难培养的人才及价值观。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组织密集型”还不等于“人才密集型”。一个业务模式,如果只是需要“人才”,还更偏向于“人才密集型”,比如投行及战略咨询公司。“人才密集型”主要面临人才供给的挑战但对“价值观供给”的挑战不一定大。
有什么建议呢?谈不上建议,给点善意的提醒吧。第一,在想业务模式的时候必须同时想组织模式及人才策略,甚至是先想组织模式再想业务模式。只想业务模式不想组织模式及人才策略就是耍流氓。第二,降低组织难度,如果你能在一两个维度上有所超越就已经很不错,不能四面出击。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要先攻破一两个难点,再蔓延式成长。第三,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提高自己的组织创业精神及创作能力。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能hold住谁就是高瞻远瞩,hold不住那就只能是好高骛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