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演员会每天练习同一组动作,歌手会定期练习发声,而学生们为应付考试也要不断进行习题训练。任何一项可以称之为技能的,都离不开长期的练习。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阅读,却往往被许多人忽略,似乎阅读是天生就会的。但读懂了不代表读好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合理的投资便是阅读,而学会怎样高效地阅读,就成为之我们的一份重要功课。下面是如何阅读非虚构图书的五个可操作建议。
1、选一些好书,循序渐进
即使是专业马拉松运动员,最初训练也不会上来就跑个十几公里。对于你来说,最好也不要起手就是晦涩难懂的专业书。万事开头难,兴趣是关键,去选择你喜欢的书作为开始。
阅读是伴随你一生的事情,值得为它花些时间慢慢培养。去书店找些书翻翻看,找到你喜欢的风格,或者你感兴趣内容,然后买下来读(先在书店找,再到网上买,会帮你省许多)。不要选小说之类的书,它们虽情节精彩,对你学会阅读实用书籍用处不大。
另外我要强调一点:不要贪多,高效的阅读不需要按页码顺序来展开,从你感兴趣的开始,培养你的阅读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2、固定时间,形成习惯
有的朋友喜欢随心所欲,什么时候有空拿起书就读,但过了一阵子,才发觉自己新买的书,除了前几页外,就没再翻过。
你需要知道,我们一天的精力是有限的,白天的上课或者工作,已经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而自律要靠意志力来勉强维持,它会使我们非常累。
而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把优秀当成了一种习惯。因此找到最合适,不被人打扰的时间段,即使是半个小时,也要给自己留出来。我们不会烦恼每天刷牙,因为它已经刻入我们的生活,把阅读当做一个日常习惯,让自己一天不阅读就不舒坦。相信我,但你把阅读作为你的一项日常任务,让它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日复一日,你会从中收获许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2629/2d57a29b8a8a98d7.jpeg)
3、速读与精读,学会取舍得当
在阅读初期,我们通常会面对一个问题:对于一本书,到底是读快点还是读慢点?
记住,你不必把作者的每一句话都挨个读清,一本书的80%的精华可能仅仅占其中的20%页码,聪明的作者会安排大量的事例和议论,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要点”。我们不必花太多精力在作者所些的一些辅助内容上,而要学会找到书中的要点,停下来并从沙发上站起,好好思考这些要点的意义。
4、勤思勤写,不要爱惜书
我阿姨每年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买上很多书,把整个书架都摆满了,但有次我翻开几本一看,每本都崭新得如同刚买回来的。这是我们很多人会犯的一个错误:太爱惜书了。
要读好一本书,很重要一点是在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引发自己的思考。带着一只笔,随时在书上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把你的思考与启发,堆满书的空白处,随笔、符号、涂色、书签,甚至折页,把重要的部分做好标记,这是对你大脑的锻炼。
5、切己体察,见于实践
过去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懂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觉得自己书读了不少,但日子却过得不怎么理想,于是开始愤恨,甚至怀疑阅读的意义。这其实是缺乏“输出”,即没有把所学的用到生活中的表现。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作过一篇“朱子读书六法”中,最受后人推崇的便是第五法:“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一定要见于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身体力行。任何一个道理或技巧,不用,那就等于没有。通过有效的实践,一方面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从实践带来的反馈中,你能收获经验教训以及继续前进的动力。所以,不要做只在“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把你的所学的用上,要么和你的朋友讨论你所读的,要么找机会试试自己学到的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这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阅读的五种方法,它是年轻的我们提升自己最有效也是最“便宜”的方式,把它当做你生活的一部分,并慢慢使它来影响你的生活,你会创造出属于你的理想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