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了和珅,饱了嘉庆”。本来我也以为嘉庆杀和珅是“图财” ,其实并不尽然。
卜键先生在《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中披露了这样两个细节:
一、在执政满60年的前夕,乾隆遵守诺言宣布禅让帝位。尽管他还要继续当太上皇,但也需要确定太子—未来的接班人了。
在讨论决定人选的时候,作为国之栋梁,和珅当然是参与的。与其他大臣不同的是,他在散会后就急匆匆跑到十五阿哥府上,毕恭毕敬地向未来的嘉庆帝献上了一柄玉如意,以这样的方式向当事人透露了这个大清朝的最高机密。
双手交接,四目相对,电光火石之间,一切已不必言说,也不能言说。
从此,在乾隆做太上皇的三年里,嘉庆在学习理政的同时,也琢磨了和珅三年。
二、在乾隆做太上皇的三年里,乾隆上朝,旁边总是站着两个人,嘉庆与和珅。嘉庆站在旁边,好理解,亲儿子嘛,又是未来的皇帝。和珅又是哪根葱呢?
我们知道,那段时间,乾隆已近90岁,脑袋不大灵光,口齿也不清楚。只有和珅,只有和珅,只有和珅哦,能听得懂老皇帝在说什么。他已经把乾隆琢磨透了!
若你是新皇帝,你会不会毛骨悚然?在人家和珅眼里,你就是一个透明人,你会怎么想?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嘉庆,面对被老爹作空了的国库,面对和珅这样一个富可敌国的宝库,又有瞒着老皇帝,向新皇帝“卖主求荣”的前科,你会怎么做?
作为新皇帝,尽管当年在野时可能会对和珅的通风报信心存感激,但是上位后的嘉庆,也可能会提防这样的“小人”,对他能否再把自己的机密透露给别人心存疑虑。
那么,有钱又让人不放心的和珅,除了死,他还会有第二条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