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一场形式不乏清新文艺风的“丢书大作战”活动在北上广三地同时上演。活动发源于英国伦敦的公益组织,由影星艾玛·沃特森的发起“藏书”活动演变而来。在国内经“新世相”公司提出后,借助明星效应和线上宣传迅速蹿红。
“丢书大作战”活动,本意是唤醒都市人在繁忙之余对书籍的热爱。活动在北上广三地开展更多一层意味是服务于有阅读需求但无暇挑选书籍的年轻人。主办方不仅仅满足于活动的形式,更在选书上做了文章,推崇“有价值的阅读”。在推行前有专家预测:地铁里“丢书”的活动类似于以前的图书漂流,而地铁里人流密集应会效率更高。
然而实际效果令人大跌眼镜:地铁上的书籍无人问津,被保洁阿姨收走不说,还因占用公共空间遭到质疑。的确,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我国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早晚高峰时间在地铁里甚至打开一本书的空间都没有,也不能怪大家没有读书的雅兴了。国人从小接受的路不拾遗的价值观念,宣传不到位导致有人不能理解弃书的用意,沉迷手机无暇顾及身边悄然出现的书籍,等等,都是这种尴尬境地形成的原因。
施行效果不尽如人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由此来直接印证国民对阅读的态度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中,图书销售额增长近90%,21-30岁的年轻人成为购书主力。这些数字令人震撼,年轻人对于阅读不是没有渴望。在快节奏的时代,一捧古卷细思量或许与我们相隔甚远,但择一本好书,静坐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却大可一试。这已是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生活的常态了,不必为国人阅读量杞人忧天。
网友将“丢书大作战”称为“中国式读书”,这里的“中国式”并非指中国特色,而是在讽刺活动照搬伦敦模式。作为活动倡导者,怀着“让拥挤的地铁和乏味的城市变得不一样”的情怀,不顾路人的冷漠抑或是旁人的不解,依旧热情满满。初衷固然值得嘉奖,但同时也要去思考如何做出中国特色的“丢书”活动特色。比如:在地铁上设置专门的公共图书柜,放置吸引人的畅销书籍。
在城市中构筑一座“行走图书馆”实属不易,寻求公共精神空间的变迁也不在一朝一夕之间,但是推崇阅读的人不会老去,而热爱阅读的人却不断新生。希望能用共享唤醒沉睡的阅读,让人文精神感化城市温度,让书香满溢在大都市的街头巷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