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fccb7b9c438ca5bc.jpg)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人口迁徙与外出经商之路,像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等,而云南腾冲一带也有类似现象,被称为“走夷方”,其中最著名的侨乡便是和顺古镇。和顺男人跟随马帮到缅甸、印度、老挝等国务工、做买卖,一些人发财后反哺家乡,兴修了许多雄伟气魄的建筑,古镇一跃成为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
古镇中的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家宗祠是和顺豪门的见证。雄伟壮观的门楼、雕梁画栋的庭院、极尽奢华的陈设无不彰显出主人的富足,他们的发家史都与走夷方密切相关,或是在缅甸种植棉花发了财,或是倒腾翡翠而暴富,其衣锦还乡荣宗耀祖即是必然之举。而祠堂、宅院的样式也深受外国因素的影响,明显带有欧式与东南亚风格,形成多种文化交融的建筑群,给人以异域风情之感。
和顺侨民除了在老家建私宅、祠堂、庙宇,还热衷于公益事业,最典型的便是捐资创办了一座图书馆。其建于1924年,拥有11万册各式图书,尤以为数众多的古籍善本最为珍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胡适亲自为其题写了遒劲有力的馆名,亦有无数文人雅士留下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来此参观。置身馆内,人们恍若畅游在文化的海洋中,不由得对和顺古镇刮目相看。
如果说和顺男人是古镇的风骨,那和顺女人则是古镇的明月。腾冲自古便流传着“有女莫嫁和顺乡,才做新娘成寡孀”的民谣,这里的青壮年外出谋生,撇下娇娘贤妻独守空房,她们如高悬的玉盘一般,用清辉照亮亲人的足迹。可男丁在异国他乡打拼非常凶险,十有八九一去不复返,家中的妻子只得孤老一生。古镇中的“冰清玉洁”贞节牌坊镌刻着守寡妇女的芳名,可勒石的凹痕里集聚着多少幽怨与凄楚啊!
但和顺古镇的男士也是温情的,他们在村头的河边为妇女修建了6座公共洗衣亭。宽大的木质亭盖可以遮阳挡雨,石条搭砌的地面呈鱼排状,以方便女人们取水、捣衣。现在,这些亭子已弃用,只是作为景点而存在。驻足亭下,人们的耳畔仿佛响起杜甫的诗句“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这空外音应该是妇人期盼丈夫早日回家的心声,闺中力也便化作棒槌落于衣物上的阵阵铿锵之响。
漫游在和顺古镇中,人们会惊叹于精美绝伦的石雕木刻,会流连忘返于双虹桥上,亦可在洗衣亭下拍到绮丽的落日余晖,也能在图书馆里膜拜名人字画,一切都显得静谧安详富丽堂皇,可这些都是成功者缔造的荣耀,还有不计其数的失败者客死他乡,他们连同妻儿犹如地面上的卵石一般籍籍无名,任由鞋底踩踏,却无人理会。
走夷方与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大同小异,都沾满了辛酸与艰涩,是一部用血和泪冲刷出的金光大道,人们到古镇的“大马帮博物馆”里,即可全方位了解走夷方的来龙去脉。游和顺古镇,赏宗祠之美,阅图书之魅,品牌坊之非,悟衣亭之惠,你定会大呼:此行不虚。
2024.1.13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563939e6d2ca397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79651989a8ff773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d3bb45cdf535c45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