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抵达民主——读《民主的细节》后感

如何抵达民主——读《民主的细节》后感

作者: 浮梦伴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4:14 被阅读0次

            民主是最差的一种政治制度,除了所有那些其它被实验过的政治制度之外。——温斯顿 丘吉尔

            合上书,为了能够更正确的理解民主的含义,在百度百科里面进行了搜索。百度里给出的解释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保护人数自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尽管自己也算是系统学过政治学的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简单的认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然后当需要集体决策的时候便是以举手表决来进行。这只是民主关于利益选择的第一层含义与行事原则,而忽略了这样一个原则还有一个伴随原则是尊重个体与少数人的权利。生活中第一个原则我们很轻松就可以实现,尤其是在每个人话语权都是平等的情况下面对选择难题或者是需要给倾向的选择一个合理性时通常使用的方法,但是能够做到第二点的怕是少数了。这第二点恰恰是民主制度与其它制度最大的区别,如果没有这一点,那就不叫民主了,而是专政制度了。

           生活是一种选择,政治其实又何偿不是一种选择,选择最大化利益(这样的利益包含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又分为情绪和情感)。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当集合为一个群体的时候,一个大群体的利益只能成为一个整体的利益代表,民主的选择是让大群体的利益代表整体的利益,然后再适当补偿那些利益受损的小群体作为平衡。如何抵达民主,跳出民主来讲,民主在我眼里可能就是利益平衡的一种相对科学的方式。

           自由:自由社会就是责任社会。成熟的自由制度里,自由和约束总是具有对称性。

            那些试图享受自由的人,必须同时忍受肩负它的疲惫。现实生活是我们更希望享受自由的好处,而不愿意去忍受自由背后的麻烦。而自由的悖论恰恰在于,自由的保障,来自于对自由的限制。简单来讲,就是我们行使自由的权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个人的自由不能伤害到他人的权利(注意,这里人的他人不仅仅是指单独的个体或者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同时也包括公众所共同生存的社会)。每当有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或者在公共场合肆意大声喧哗,还有酒后驾车、疲劳驾驶,都会让我觉得这个社会并没有它所宣扬的那么民主,因为这些人在行使个人的自由之时,并没有想到他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和对社会带来的潜在的风险。尽管这个社会可能是“和谐”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成熟的人标志是当他开始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之时。我想一个自由社会也是如此。

           平等: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

            平等不是均等,而是机会平等,权利平等,人格平等。有时候我对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也是心怀不满的,同样是人,凭什么就因为有些人是少数民族就可以享受到比汉族更优厚的条件与权利,并且认为这是不平等的。同时的事情还有高考制度,凭什么因为一个人户口在山东或者河南就比那些户口在北京或者上海的考生要多考一百多分才有资格上同样的学校,这样的不平等可以说好几天都说不完,仿佛在抱怨上帝一样,毕竟没有人可以做到先天性选择,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身世。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民主就是不平等的,民主制度下来的平等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是指后天的机会平等(当然,这样的机会会有地域限制,比如河南省内的考生机会是一样的,北京市内的考生机会是一样的),权利的平等(每个人都拥有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责任),人格的平等。涉及到具体制度的制定上来讲,只能是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的区别,至于什么时候选择过程,什么时候选择结果,其实也没有定论,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顾,诚如民主本身一样,少数服从多数是结果,尊重少数人则是过程。当我们去看平等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一个时间轴和一个社会角度来去看,如果只盯着眼前或者只限于自己,恐怕是很难感受到平等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于平等的感受,是需要一种理解与接受的。

    法制:责任意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法制社会的含义就是一切行为在法律框架下面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是人情社会,很多行为是看凭感情看关系。书中所强调的法制精神第一点应该是凡事有法可依,这其实是与自由相对应的,为了给自由保驾护航,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作为支撑,尤其是规定什么不可为,来形成一种政治正确的文化。每个人也知识法律赋予自己的哪些权益,并且深刻的知道自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过作者所举的例子一方面说明了美国人的权益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滋生出来民事诉讼泛滥而导致有些人以诉讼为生来谋求不当利益。这样的结果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者坏就可以来形容的,而是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寻找适应那个年代背影的一个平衡点。第二点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意识相当强,我理解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算是资本主义思维下的集体思维模式,其出发点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基准,然后落脚点是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受益或者是得到保护,法律所规定的权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现,简单而言就是当别人看到你的正当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会有人站出来主动帮助你,在这样的文化下你也会形成这样的意识。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给我们上过课的一位大学老师讲过的一个例子,当时他在美国访学,有一天晨跑的时候被一辆小车给擦了一下,尽管问题不大,但是当时依旧有路人主动过来跟她说有看到当时的情况,明显是小车的错,如果需要出庭作证,我是可以帮你的,并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不同于我们东方文化的集体思维,我们的集体思维里面是基于两个对立面的群体而进行的,其出发点是维护自己所在集体的利益,而落脚点也是这个集体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比较可怕的一点是,这样的利益是被大大小小的集体所分化的,它有时候会是国家,有时候会是一个城市,有时候会是一个街道,有时候会是公务员,有时候会是老板,有时候会是民工,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保护的时候,总有一部分的利益可能受到不正当的伤害。

           宽容: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这是圣雄甘地的一句话,看完书后又仔细品读了这句话,深有感触。且不谈民主这样宏大的政治字眼,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宿舍的同学关系,还是家庭里面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 ,每一种关系都可能会引发冲突,导致冲突的原因是利益(物质及精神),同时也是因为缺少了理解与宽容。我们听到的一件事,看到的一个画面,想到的一个结果,这些都只是我们知道的片面,而忽略了一个故事的构成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发展,结果,还有那宏大的时代背影和个人成长历程。每一个因素的集合才造成了现在的这样一个结果,对个人如此,对社会也是。当我们去看一个人的时候,我会需要一个时间轴,看一个社会更应该如此,而不是用简单的好或者坏来评判当下,否则只是徒增烦恼。

           所以,如何抵达民主呢?没有答案,只有思考,带有宽容之心的思考。

          后记:感觉写这种政治类的东西实在是放不开手脚,因为还未动笔就已经有众多敏感词和敏感句映入了脑海,很多话想说而又不敢说,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给自己的感觉是没说透,给别人的感觉是欲言又止,实在是难受,难受的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抵达民主——读《民主的细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uk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