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目】《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阅读章节】帮助、指导学生打开审美的窗户
【阅读内容】
5.课堂教学环节
在这个环节,王教授介绍了一种备课模板,也可以作为评课的支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4744/bcdaca022719fa17.jpg)
结合备课模板,王教授从三个教学点、六个步骤对课堂进行分析。一是温暖感作为小说总的教学点,由各个教学点促成。曹老师拿捏得很准,并贯穿课堂始终。比如从“感人肺腑的故事”,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再到“一颗高贵的灵魂”,还有具象化的标题解读,自己“把艰难底层生活中美好放大”的欧亨利小说。
6.精彩的生成
在交流“描写贝尔曼画常春藤的场景”,花费了15分钟。先是小组交流,后是代表展示,读加点评,从而聚焦场景、细节描写。这时,王教授还是有些担心曹老师会忘记出发的地方。但随着继续的深入交流,王教授看出了门道,即让学生在分享中领略小说的风采与经验!特别是“假如把这些想象的片断加进去行不行?”这个问题,直指“欧亨利式的结尾”,学生的发言更是自行发现的,远远超过“教参”的水平。
由此,王教授再次强调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点,如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4744/ae0533f233010642.jpg)
王教授认为讨论阅读教学,必须明了两个前提:
一是课文高于学生的语言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即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困难或者出问题。而困难或问题恰恰就是文本的关键点,两者的重合,就是教学目标的所在。
二是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原本难以到达教学点的学生,通过学习而能够达到。而学习必须有学习内容(教学内容),学习内容(教学内容)即语文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点问题或者困难的语文知识。
对照这个标准来看,曹老师的课堂正是预设学生可能遇到困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困难或问题。
7.什么是阅读教学
王教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应的语文知识解决教学点问题的过程。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获得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发展了阅读能力。
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三中院样式:
一是学习和运用相应知识解决教学点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是侧重教的活动。比如教的办法;帮中有教的办法;帮的办法;告知的办法。
三是侧重于学的活动。有具体语文知识指向的同伴交流;有学生的成果展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