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思考,每个人的生命规迹千差万别,没有必要用一种标准来定义人生,向现实妥协就一定意味着失败吗?
拒绝这个时代的价值观,遵循内心的声音对现实不再关注,过一种笨笨拙拙的、简简单单的生活的平淡,退回到原点,独自品咂岁月的清欢。
每年到了年末,梳理一下走过四季的每一行足迹,然后发现又是懒惰的、无所事事的平凡的日子,但也好在没有由于世故而迁就自己。
我愿意这样笨拙地生活,作为一名诗人,活在诗歌的世外桃源里,在遍及灵魂之拷问的城堡里静若处子。
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仅仅需要一本无人问津的诗册,比如一本叶芝的诗集,或者一册有着精美石印的寒山的禅偈,也便成为了活着的寄托,透过淡淡的忧思感应到时空的浩瀚。
也许在梦里的某个场景,诗人们相视一笑,然后被命运的风暴吹散,并不需要真正的去固守诺言,因为我们都不能把握无常,每一世的或悲或喜的人生,在悟透了缘起性空的释怀里,生命都会抵达最深刻的幸福。
那么在无法逃离的现实,和无法抵达的“诗与远方”之间,我仍然抱着“诗与远方”的信念生活,那虽然不一定是现实的真实,但是,它一定是属于生命的梦想的真实。
山中的冬日有些冷,但是,雪是暖暖的。偎炉而坐,江流有声,山鸣谷应,不免悄然而悲也,复为谁而悲呢?佛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拥有一颗无住的心,还需要什么答案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