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簡体版的書,如果不是因為太想看這本新書,或許我会硬是等到英文版或是正體中文版出來再說。不論如何,我深深被海靈格夫婦獨特的魅力吸引,且戰且走地進入下一個移動中。
羅格爾博士的序和第一章,澄清了許多之前我不甚清楚的家庭系統排列的歷史,也直接表明伯特並不是第一個發明以代表來進行排列這樣的工作方式的人,這對於序位來說是很重要的。家排的發展史和對於伯特的治療方式有貢獻的人都被提到了,我希望在此再次向所有家庭系統排列的先輩們致敬,並在此說出他們的名字。依照台灣的慣例,我在括號內標註外文人名和專業名詞的原文,以避免因為譯名不同而造成混淆,並且方便有興趣的讀者查閱:
維吉尼亞·薩提爾 (Virginia Satir)
雅各布·莫雷諾 (Jacob Levy Moreno)
艾瑞克·伯恩 (Eric Berne)
阿瑟·亞諾弗 (Arthur Janov) 原始療法 (Primal Therapy)
露絲·麥克蘭頓 (Ruth Mcclendon)
萊斯理·卡迪斯 (Leslie B Kadis)
米爾頓·艾瑞克森 (Milton H. Erickson)
緹雅·舜菲爾德 (Thea Louise Schönfelder)
提到這些前輩們,不是為了考古,而是因為當我們可以在伯特的工作方式中看見他們的身影,而伯特也承認這些前人的位置,那麼正如本書第二章所說的,良好的序位是一切的基礎,而”序位在繼續”。
序位之所以在繼續,是因為生命在延續;一個家庭沒有下一代,序位就到此為止。傳統的家庭系統排列是”仍被保留下來的”,但是新的家庭系統排列在繼續,這就是序位。
伯特融合了以上心理治療界前輩的智慧,將他們整合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 創造出他獨樹一格的工作方式,二十年前他的家庭系統排列就已經引起相當大的震撼,”質疑甚至直接推翻了一些心理教條”,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治療師向他學習,我們在新舊版的”誰在我家”序言中可以看到,兩本書相隔二十年,同樣受到精神科醫師出身的根達韋伯和羅格爾博士所期待,而伯特本人並沒有什麼頭銜,他既沒有加入任何會”對他指手劃腳的職業協會”和學會,更不受”正統”的心理治療學界所承認,換言之,他憑的全是真本事,憑他完全真實而無所畏懼的工作方式,”專注於每一個當下轉瞬即逝的發生”。
常常見到有人試圖以既有的觀念或所謂科學的角度解釋家排,不論中外。中國人喜歡把儒釋道混為一談再強調家排的源頭是老子; 美國人流行談表觀遺傳學 (Epigenetics) 和代際家族創傷 (inherited family trauma); 科學迷如我老公對形態形成場 (morphgenetic field) 和量子糾纏 (quatum entanglement) 的理論最感興趣; 甚至讀書會才開始一個星期,已經有人拿佛家的概念來理解這本書,甚至批評書上寫的 (佛家的概念) 不夠透澈。其實海靈格就是海靈格,他開宗明義告訴你 「我只看見”所是” (what is),只講“所是”」。任何企圖以別的學說來解釋“所是”的人,只是在繞圈子。伯特沒有興趣科學化”所是”,也沒有興趣找什麼理論依據來證明他的洞見血統純正或是有科學根據,那是我這種既沒有膽量又沒有信心的人做的事。伯特和索菲只專注於他們的使命,只專注於和“偉大靈魂”保持連結,如實呈現“所是”。因此,讀這本書最好的方式就是捫心自問,對自己完全真實。
對於伯特生平稍有認識的人會發現,他非常勇於割捨。一般人会勇於捨棄自己不喜歡不成功的部分,而伯特恰恰相反,他割捨的是過往的成就和成功。當他已經在天主教的系統中上升至一定的地位,對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已經定型的時候,他決心離開神職系統,這需要非常大的決心,正如基督徒決志信仰時形容他們的信仰使他們”重生”,一個一直生活在信仰當中的人離開信仰相當於死亡,然而伯特不顧周周遭所有人的反對,選擇聽從內在真實的聲音,即使那意味著放棄過往的身分地位和生活方式,一切從頭開始。然後,當他以家庭系統排列在心理治療的領域取得重大成功,許多人稱他為家排創始人,並稱自己是被創始人訓練過,然後努力以各種理論來解釋家排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他又超越了原先的局限,提出更驚世駭俗的洞見。這些洞見,使得大量的門生故舊離開他,與他保持距離,他絕對不會不知道說出這些話的後果,但是他選擇忠於自己的靈魂,或者說,服務於“偉大靈魂”。
讀這本書需要勇氣,如果不只是在滿足頭腦和文字玩遊戲;跟隨伯特和索菲更需要膽量,如果不只是為了拿一紙証書增加自己的分量,如果不只是希里糊塗把儒釋道和在一起再搬弄幾個量子力學加新時代的時髦字眼。如果你真有勇氣面對自己最懦弱最害怕最陰暗的部分,歡迎你與我一同且戰且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