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球状闪电-看后感

球状闪电-看后感

作者: Obj_Arr | 来源:发表于2022-08-22 21:50 被阅读0次

看的是这个视频,刘慈欣写给理想主义者的情书《球状闪电》完整合集
时长可真不短,将近两个钟头。很多年前看过这部小说,当时给我带来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这个有声剪辑让我重新体会到了那种满足而失落的感觉。
刘慈欣的小说有一种很奇特的魅力,非常的冷峻现实,但是又充满了科学的幻想,和技术的浪漫。虽然保持着科学的简单直接的特点,但是又不缺乏一些对人性的思考。不过,总体上,与现实相似度并不高。
这可能也是我去自学理论物理的契机,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将世界变成一个个优美的模型,然后推理,破解自然的奥秘。不过,可惜的是,在现实中学习物理并不是多么美的事情,大概会让很多人后悔,因为无法达到那种纯粹的境界。

科学

科学所青睐的一直是未知,探究未知的现象,发现未知的规律。不过,科学和武器联系起来,就显得非常恐怖了,因为人过于脆弱了,即使是用于正常生产的设备都会因为各种超量的作用而导致各种事故,那么当一心想要实现最大的毁伤效果,所带来的结果就非常可怕。所以,科学是非常危险的工具,必须牢牢把控住他的方向,这种危险性也是很难察觉的,往往是发生之后进行补救。
现在流行的说法,人们因为技术导致了大量的问题,却希望通过更先进的技术解决问题,这是非常矛盾的,只要还停留在这种技术思维层面,就会不断地制造新的问题。

量子

物理世界中最难以捉摸的可能就是量子效应,估计快一百年了,人们还是无法解释这个概率到底是如何来的,各种诡异现象的机制是什么。虽然现在量子力学早已称为标准教材内容,但是,很多假设依然不知如何解释,这就导致我们只能通过数学工具来把握物理状态的变化,而无法借助于几何直观。量子力学的数学化发展了很多种版本,随着包含的内容的增多,越来越复杂,也就是各种量子场论。里面所使用的数学工具也远远超出了其他的领域,让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物理应该是简单的,可是,目前的构造是对各种零散现象的包容而实现的,带有浓重的代数技巧,不能让人满意。

责任

其实,科学家不过是推选出的代表罢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大众的意愿,因为一项科学研究需要承担相应的需求,实现预期的结果,这显然是和经济社会关系很深的,不满足的话也就不可能获得资助。所以,科学其实很危险,因为决定其用途的往往了解不深入,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而如果大众普遍的陷入了某种情绪之中,导致一些糟糕的事情,很难区分责任到底在谁。虽然很多人宣称,经过足够的科普,大众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但其实,人们的精力很有限,即使经过各种科普,可以正确接受的依然很少,毕竟各种科普视频热度最高的充满了各种论断,即使带上了可能,大概,很大程度等词汇,普通人也不了解其含义。将非常多的内容凝练到短短几分钟,本质上就是一种观点的灌输,没有讨论的余地。这也算是视频时代的悲哀,严肃内容缺乏吸引力。

情感

小说最不能缺乏的就是情感,与情感带来的冲突,情感这东西,本质上是生物学本能,人们喜欢给他附加上很多美好的理由,从而构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展示百态人生。就这样冰冷的打破似乎也不太合适。不过,情感需要激发是没什么疑问的,至少可以说他不是本有的。像小说里面,由于各种惨剧而执着于探寻球状闪电的奥秘,认为只有实际获得了才会安心。缺乏了这种动机,就无法展开了。所以,假如有外星人,情感确实是交流上的一个大问题。
对于这样的非理性的东西,再去谈论什么应该不应该也没多大意义,当个人把它放下来的时候,这种强烈的目标感才会消失。这是与个人有关的东西,自然会带来各种冲突。小说中最令人激动的地方,就是当个人的信念,与理性,实际情况冲突时带来的纠结与折磨感,要么突破自己情感的束缚,要么抛弃自己的理性,这种塑造也会带来很高的讨论度。
当人们明白了情感是痛苦的根源时,或许就会慢慢远离了。

气象武器

其实气象武器这个概念在刘慈欣的小说中出现很多次,或者更基础一些的,是指微小的刺激和不成比例的巨大影响,也就是借势,自然界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储存在各种物理系统中,比如地壳之下的压力,比如天空中的风力,水汽和电力,如何激发这些能量,其实是复杂性科学的内容,因为这些系统往往与流体有关,岩浆,水流,气流,通过轻微干扰某一个特殊的点位,会导致难以想象的结果,比如著名的蝴蝶效应,扇一扇翅膀就会带来狂暴的飓风,假如人们有能力推算出来这样的点位,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其实,复杂性系统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各种网络,或动态或静态,他们也具有这种潜力。比如计算机病毒,仅仅注入一台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还有电网,某一处关键位置的事故会导致大规模的断电,还有交通网络,一处关键道路的堵塞,会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
这就是技术带来的问题,使用了旧技术解决了旧问题,但是却伴随着新问题,影响更大,破坏力更强,这真的是进步吗?这些旧技术是经过了充分验证的,但是,经过大规模推广之后,就出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而且,由于沉没成本,人们无法返回从前。难道不是逐步走向失控吗?这也是为什么我越发感觉科学的问题很大,甚至无法解决,他永远着眼于局部,当前,而看不见埋藏的危机。所谓的凡夫畏果,这真的不是一种无明吗?而且影响的人数是如此巨大,还将变得越来越大。

道德经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段话,现在一般被作为批判的素材,为了说明古人目光的短浅。只不过,现在人们越发感觉社会不太对劲,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个都无法做到,只感觉有着无尽的欲望,可是发泄完之后又感觉无尽的空虚,一直比较着,购买着,争夺着,可是到手之后很快就感觉到厌烦,好像自己缺少了很重要的东西,一直寻找,却找不到。
想起主角父亲的人生哲学,人这一辈子总需要着迷于一些东西,花费毕生精力和时间而不惜,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人们不应该沦为生产和消费物品的工具,为什么感觉缺失,因为自己已经在无形中失去了选择的权力,这是心理学的伟大实践,在商品,游戏,娱乐,管理以及种种的地方,可惜的是目的不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好,或者创造者本意如此,但是使用的人不是。现代的人远比过去的人痛苦,因为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压迫,现代社会被称为物质社会,其实精神影响无处不在。营销心理学,传播心理学,游戏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不过是模型中的变量罢了。

相关文章

  • 球状闪电-看后感

    看的是这个视频,刘慈欣写给理想主义者的情书《球状闪电》完整合集[https://www.bilibili.com/...

  • 《球状闪电》

    1、列瓦连科:“在西伯利亚,什么都百分之百保险不一定好,有时你飞到了头,却发现还不如中间掉下来,这一点格莫夫博士用...

  • 球状闪电

    今天,为了让自己不去多想,看了一本《球状闪电》,刘慈欣写的。我觉得吧,不论是科幻小说,还是历史小说,本质上还是以人...

  • 《球状闪电》

    很早就看过刘慈欣的《三体》,但没有看过他其他的作品。今天机缘巧合之下看了他的《球状闪电》,感觉也很好,是那...

  • 球状闪电

    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马克思 ……有时你飞到了头,却发现还不如中间掉下来…… 看完三体之后,大呼不过瘾...

  • 球状闪电

    我的思想仿佛是一根用细丝悬吊着的铁砧针,而那个纸箱子是一块强磁铁,我可以努力将针转向其他方向,但只要这种努力一松懈...

  • 球状闪电

    “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

  • 球状闪电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刘慈欣 序曲 >> 在这狂暴的雷雨之夜最能体会出家的珍贵,想象着外面那恐怖危险的世界,家的温暖...

  • 球状闪电

    好像只有在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时才会有不想停下来的势头。所以我总不舍得读,留待心情不好时转移心神,每次都收效甚好。《...

  • 球状闪电

    刘慈欣的这部作品,讲述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男孩在自己生日那天亲眼目睹了父母被球状闪电击中而双双身亡,自此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球状闪电-看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zi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