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隔壁公司的美女于涵半个月没来上班。
午饭搭子不见了,我以为她偷偷离职了。
后来听同事说,于大涵腰间盘突出,住院治疗,不想告诉别人。
“才25岁,就腰间盘突出了?”其他人知道后都相当意外。
她才92年。
事实上,这是我知道的身边第5个得腰间盘突出的90后,当然还有N个腰肌劳损的。这种总以为中老年才会得的病,全都在90后身上出现了。
你是否也曾没有选择的,在电脑前一坐一整天?
大学毕业的时候 ,于大涵经过层层校招,轮轮面试,终于KO各大名校的选手,拿到了心仪互联网公司的offer。
然而,dream offer必然带来相应dream的加班量,朝九晚九,一周六天。
大涵工作主要就是做ppt以及excel报表,常常就在电脑前面一坐一整天。
倒也不至于忙到连站起来的时间都没有,只是没有意识去主动站起来休息。
就这样,因为长期低头玩手机,久坐不动看电脑,4月初开始腰酸。开始时也没有当回事,觉得多运动就会好。于是大涵开始夜跑,甚至还参加了一次马拉松的半程比赛。
听上去是相当健康的生活。
然而在5月中旬的某个早上,大涵起床后突然就直不起腰。站不直,坐不下。像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一手捂着腰,一手扶着墙。还会不停咳嗽,每咳一次,都会带动腰部剧烈疼痛一次。
25岁,最应该到处浪走世界的年纪,现在却只能卧病在床,不能站也不能坐。
这种起初只是腰疼的病,还不如感冒受人重视。但它就悄悄潜伏在我们的身体里,一点点的加重。
突然有一天,腰受够了你所有的折磨,换过来折磨你。
Chapter 02.
天津一家医院对2000余名腰间盘突出患者调查发现:因久坐不动而导致腰间盘突出的,占患者总数50.6%。其中70%左右为20岁~29岁的90后。
也就是说,年轻人已经成为腰椎病的主力军。
国内一家媒体曾对年轻白领调查。53.7%的受调查者每天面对电脑时间为4-8小时,有35.6%的受调查者面对电脑时间超于8小时。仅有3.4%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的腰椎颈椎状况良好,96.6%的受调查者表示其腰椎颈椎偶尔或经常出现疼痛。
可年轻人为了讨生活,或者换个好听的词儿,为了奋斗,没有其他选择。
年轻人真的就想天天坐着面对电脑辐射吗?他们也不想。
谁不希望满世界去看看?
谁的生活没有诗和远方?
可是老板临近下班给个项目,还一脸微笑的对你说:“不急,明早做完给我就可以。”
得了,老老实实回电脑面前坐着加班。
那种希望早做完早回家的心情,饭都随便扒两口,谁还能顾得上给腰放松两下子?
室友上周五加班到凌晨两点才回家。我起床看了看刚到家的她,室友抱歉的地跟我说:“不好意思,把你吵醒了。”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我抱了抱她,她却手扶着自己的腰。
第二天我睡到自然醒,发现她已经站在书桌前做ppt。
“你怎么不坐下工作呢?”我问。
她揉了揉腰:“最近坐的时间太长,外加阴雨天,腰疼的厉害。”
室友现在是一个行走的天气预报——因为只要第二天下雨,她的腰,像新闻联播一般准时,疼的准点播报。
做完ppt,室友附近找了家盲人按摩,饭都没吃,捏腰去了。
工作几年,劳损的不仅仅是腰肌,还有那颗充满希望奋斗的心。每天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理想 ”二字似乎成了过去式,现在能抵抗腰疼的只有“赚钱”。
然而,腰肌劳损越来越严重,工资卡上面的数字却一直安安静静的停留在温饱阶段。
Chapter 03.
最近半年,我一到健身房就开始央求教练:“今天练腰吧。”
全民健身的时代,马甲线翘臀这种热门部位,练了就出效果,发朋友圈就有赞。
很少有人特意去关注练腰。
可自从我白天八小时工作,下班回家还要在电脑前写文。一天8+3小时的久坐,我怕,哪天说劳损就劳损,说突出就突出。
于是每次教练带着练完腿肩之类的项目,我自己会加练腰部。
“这么刻苦啊,还自己加练。”其他教练看到,还会表扬我这努力的学员。
可这哪里是刻苦呢,我只是害怕在我25、6岁的时候就倒在床上。站着扶腰,坐着还扶腰。
这个追求加班为王,工作至上理念的时代,朋友圈天天吆喝着:“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不好意思,我没见过,我也不想见。
四十岁前的人拿命换线,四十岁后的人拿钱换命。现在看来,事实似乎就是这样。
Chapter 04.
你担心三十岁的时候能不能买的起房,担心自己的行业是不是会被时代抛弃,担心面包都负担不起,爱情怎么办。
啃了啃手边的面包,越想越迷茫。
还是埋头继续加班吧。
这是个风口浪潮的时代,以你的微弱的力量不足以选择是否加班,只能被加班选择。而你的腰,坚强的扛起了你加班的所有负担。
可你作为浪潮中的螺丝钉,不仅要学回乘风破浪,还要学会保全自己。少年只知勇猛,但这是成人式的退守与“狡猾”。也就是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社会的进步压力全都会转嫁到年轻人生理之中。
年轻人早衰已经是中国处于快速转型发展期的必然现象。
脱发,颈椎病什么的,像是超市买一赠一的大礼包,统统来袭。
后移的发际线,一把把的脱发,抬不起头的脖子,你身上可能一样都没缺。
折腾不息的这群年轻人,以为自己会永远生龙活虎下去。可人生渐老,越来越常见的是,人们难以按照青年时立下的信条来面对生活。
Chapter 05.
加班才有未来,这话是扯淡。加班就是加班,对工作的深刻思考才是财富。
没有人是因为疲于奔命而成功的。单纯的加班不值得追捧,能够避免的,千万不要傻乎乎的往上凑。
很多人加班,毫无长进,只是陷入“假性工作”的满足,因为加班多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奋斗感”的自我陶醉。
而你应该提醒自己的是,绝对不要用加班的“量”来安慰自己,这是低质量的勤奋。
牛逼的人,并非他们投入的力气多,而是他们投入力气的方向足够准确。
职场里,老板们常拿一句话来教育员工:“你们要拿一年的时间来换三年的成长。”
然而一味的闷头努力,可能换来的不是三年的成长,而是十几年的腰肌劳损。
毕竟,不要让你的健康,成为别人的KPI。
#一篇文章一杯酒#
今日酒 Wine
今日丧
一杯敬
你相爱相杀的青春。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