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人物社会热点那时岁月那时花
悼念诗人余光中:“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悼念诗人余光中:“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作者: 大为君David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6:50 被阅读2954次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诗人余光中今天病逝了,享寿九十。

漂泊四方,他用一生咀嚼乡愁的滋味。

著作等身,他用妙笔提炼乡愁的精髓。

江山北望,神州茫茫,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他望乡的殷切目光,却割不断他思乡的百转柔肠。

余光中老先生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多年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和散文。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一首《乡愁》,传诵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被广为传诵,感动了无数远离故乡的游子。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0余年来,余光中回大陆60余次,到了山东、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时候都没去过的地方”,写了许多关于返乡的诗。曾获颁20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并任北京大学与澳门大学驻校作家。

在余老看来,个人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却有几千年的记忆,大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那些历史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身体里。

他曾动情地表示:“虽然出生之地已到处高楼大厦,但也不乏依然故我的江南人家,以及庭院里生长着的一株株桂树枝叶茂密,它让我闻到了小时候的桂花香味,只是再也寻觅不到儿时捉迷藏的小伙伴了。”

余光中诗精编

但余光中又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长期投身大学教育事业,一生笔耕不辍,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大领域都有所成就——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他身上的标签,当然不应该只有“诗人”一种,那也未免太单薄了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的众多散文、评论以及译作中,始终流淌着的,却是一以贯之的诗意——只不过,一开始像是小溪,浅浅的;后来变成了大江大河,浩浩荡荡,却深不见底,只有那一种澎湃的气势和开阔的视野绝不容疏忽。

你看他写火车经过隧道:“黑黝黝的山洞一口接一口来吞噬他们的火车。他们咽进了山的盲肠里,汽笛的惊呼在山的内脏里回荡复回荡。”

写阳光:“如果他有那样一把剪刀,他真想把山上的阳光剪一方带回去,挂在他们厦门街的窗上,那样,雨季就不能围困他了。”

写树轮:“这些黄褐色的曲线,不是年轮,是中国脸上的皱纹。”

写日出:“我要亲眼看神怎样变戏法,那只火凤凰怎样突破蛋黄怎样飞起来。”

写梦境:“梦是一床太短的被,无论如何也盖不完满。”

这字似流水般潺潺,似冰雪般剔透。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余光中先生为我们展现了文学美的不同形式,在他的文字里我们可以感知古典诗词的悠长的意味,同样也能体味幽默所携带的理趣。这种感知与体味都能慰藉我们的心灵,同时还能让我们欣赏文学所携带的力与美。

余光中散文代表作《听听那冷雨》

对于两岸的青年人,余老满怀期待,他曾在《孩子,我希望你是这样的人》一文中写下这样的文字: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对于老先生最好的怀念,便是去阅读他,去成为一个正直、勇敢、独立的理想主义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29219f501d9:没读过他的诗回家看看
  • 琴键上跳舞的米老鼠:魂兮归来!你是我的偶像,想见你一面,已成泡影…魂兮归来这吼声-冲破天云
    大为君David:@琴键上跳舞的米老鼠 好句子
  • 5b3993b698d7:不过,你真的了解余光中?
    大为君David:@浅敬 只谈作品
  • 井底女蛙:一起怀念🙏🙏🙏
    大为君David:@井底女蛙 嗯嗯
  • 子兰_时空:拜读了
  • 子兰_时空:年少不知愁,愁已非少年😓
    大为君David:@子兰_时空 是非成败已成空,唯有文字留存
  • 米澜盛若:余光中
    长江把你写进春秋的梦
    失落的天空
    有一种乡愁
    道不完的是那种不舍的梦
    两岸,依然还是我们追求的瓮。
    大为君David:@米澜盛若 好诗
  • 112f012e6499:余老诠释了博爱,怜悯,关怀。
    大为君David:@没有简称的用户 👍👍👍
  • 树屿牧歌_:这便算是归乡了,只是人间已无他。
    大为君David:@树屿牧歌_ 诗人的生命在诗上
  • 沧海一笑_:等你,在雨中
    听听那冷雨
    还激荡着
    四月的古战场
    而你却在落雪时节飘去
    你瘦弱的臂膀
    担得住浅浅的海峡
    却载不动深深的乡愁
    在黄河与长江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黑土
    而如今
    你安详在里头
    我傻傻地在外头
    沧海一笑_:@西风漂流David 就是因太熟所以才串得顺畅,见笑!
    大为君David:@沧海一笑_7386 写得不错啊,串起了余老好几个经典作品。
  • 林风起: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
    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大为君David:@林风起 :+1:
  • SunnyMCL:鄉愁伴夢,夢裡歸鄉
    大为君David:@SunnyMCL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中
    SunnyMCL:@西风漂流David 人生不過夢一場,這夢裡的鄉愁浩浩蕩蕩,終敵不過時光。真正沉睡時便不再有夢,我們這些還醒著的人的夢裡,始終都有著鄉愁。離家愈遠,這愁愈深,離家愈久,這愁愈濃。愁的背後不應是放肆的揮霍與放縱,珍惜時間,肆意成就,才是我們該做的。
    大为君David:@SunnyMCL 说得好!
  • 凌雪兮:望了一辈子的归宿,终是没能跨越海峡
    大为君David:@凌雪兮 但是他的诗句已经漂洋过海,在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天凉v好个秋:写的真好。
    大为君David:@天凉v好个秋 谢谢鼓励😉
  • 草上的微光:一首《乡愁》,让多少游子泪儿流
  • 天方月圆:1971 年诗人余光中写下《乡愁》。

    1987 年,海峡两岸首次开启探亲潮 。

    其间艰辛,难以体味。

    2017 年,像诗人余光中一样的游子们正在老去,死去。

    有生之年,在外头。

    死了也还在外头。
    大为君David:@天方月圆 诗人的生命在诗句上
  • 心香很多瓣:1987 年 12 月,台湾同胞可以到大陆探亲。

    到今天,正好 30 年。

    30 年里,这些游子,都慢慢逝世。

    可骨血还是那个骨血,早日回家吧!
    大为君David:@一笔方休 嗯嗯,多少人又何止等一个三十年
  • 格尔黑:拜访学习。
    大为君David:@格尔黑 客气
  • 我赌一包辣条:而现在啊,您在里头,您的诗在外头。
    米澜盛若:@西风漂流David 感悟,感知,乡愁是那骨肉相连的梦。
    大为君David:@sunlight_1024 诗人的生命随诗句流传
  • 梦想梨子:特别喜欢余光中 他的《听听那冷雨》和《四月,在古战场》都快背住了 他的怀乡病中的中国啊 台湾何时才能回归呢 泪目
    梦想梨子:@西风漂流David 嗯嗯。值得纪念的大师。
    大为君David:@梦想梨子有 @梦想梨子 嗯嗯,比起诗,更瘦散文大师
  • 萋阅:留一世乡愁,愿来世无愁
    大为君David:@林砚舒 嗯嗯,说得真好
  • 大为君David:本文首发“钟书阁”公众号,大师已去,最好的怀念是阅读!
  • 8215aa9d2733:乡愁终究变成了矮矮的坟墓,先生此去乘风,再相逢,了无乡愁。
    大为君David:恩恩,说得好,最好的怀念是去阅读!

本文标题:悼念诗人余光中:“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b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