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仨》

《我们仨》

作者: 小丫随随说 | 来源:发表于2016-06-25 09:42 被阅读84次

《我们仨》——6月25日(黄燕)

一、读书进度

1-53页

二、我与书的照片

书的图片

三、读书摘记

1、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2、我定不下心,只顾发呆,满屋子乱转,电话铃声响我也没听到。

3、我们三人终于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虽然是在古驿道上,这也是合家团聚。

4、一天又一天,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棵棵秃柳。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

5、我的阿圆,我唯一的女儿,永远叫我牵心挂肚,梦里也甩不掉,所以我就创造了一个梦境,看见了阿圆。

6、我心上连连地绽出几个血泡,添了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7、我不敢做梦了。可是我也不敢不做梦。

8、我防止跌倒,一手扶住旁边的柳树,四下里观看,一面低声说:“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的祝福回去。”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

9、我突然想起之前做过的“老人的梦”,这时才明白,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10、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11、我眼前一片昏暗,在乱石中拼命攀登。记忆渐渐模糊,只记得前一天晚上下船前锺书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绛,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

四、读书感悟

刚开始品读本书时,梦境和现实的描述让我的思绪有些混乱。我不太了解杨绛先生的这种写作手法,甚至读到第28页时,我还没有理解杨绛先生独特的写作思路,甚至被她表面文字的描述,真以为钱锺书先生被绑架了。接着后面文中有写道:其实驿道就是我们漫长的人生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杨绛在驿道上来回奔波,白天陪伴日渐衰弱的先生,晚上即使化身为梦,也想围绕在被病魔缠身的女儿身边。纵然知道最后不得不分开,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即使是充斥着痛苦的离别,也希望这阵线能拉得长一点,再长一点。因为送得越远,越怕再也不见。原来“客栈”是杨绛先生一家在三里河的寓所,由于当时丈夫钱锺书先生和女儿阿圆相继生病入院,杨绛先生只能两头照顾,来回奔波,家住的越来越少,如同短暂休息的客栈。而钱锺书先生所乘坐的船实际上是通向死亡的船,杨绛先生知道自己抵不过命运的安排,钱锺书先生时日不多,所以她只能陪伴着船前行,无微不至的照顾着钱锺书先生度过最后的时光,但越陪伴越渴望钱锺书先生能够活得更久,越害怕生死离别。至于客栈中设定的莫名其妙的规则也许就是人生中遇到的奇奇怪怪的我们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读着这部分,我的心境比较沉重,当读着杨绛先生来来往往的疲惫时,我担心她无法坚持,她的痛苦无人诉说,只能自己慢慢吞咽,然后通过大大小小的梦以寄托她对女儿丈夫的深切思念,显然梦也是那么的沉重,身心俱疲感既孤寂又残酷,根据杨绛先生细腻文字的描述,很难想象杨绛先生是如何度过那段失去女儿与丈夫的岁月,也许“孤凄”二字是对她当时状态的最真实诠释。

相关文章

  • 《我们仨》读后感

    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 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

  • 2017.04.27“最美不过绛书恋”

    《我们仨》 1.①我们俩老了 ②我们仨失散了(思女儿,思丈夫) ③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忆“我们”仨) 2.我们仨...

  • 我们仨

    我们仨 这个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不过呢、也是家人、尊敬我杨先生、 我一直想写关于我们仨的所有小事件、每...

  • 我们仨

    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们仨是地地道道的三秦汉子,是妥妥的画乡人。我们仨都是农村孩子,有着相似的童年,却...

  • 生活中的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 仨念“sa”。 仨汉字拆分左边“个”,右边“三”。 我们仨:三个不同人,又是统一的整体。 《我们仨》是...

  • 我们仨  第二部

    第二部 我们仨是谁 我们仨是谁?我们仨暂时还算不上一个集体,并非如杨绛先生笔下彼此之间都亲密无比的《我们仨》,但于...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

  • 2018-04-03

    我们仨!!!

  • 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

  •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二)叫你名字你敢答应吗? 我们仨:(三)爱吃嘴的家伙们 民间有个说法:多抱小孩(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ca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