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求学中遇到困惑时,请教恩师杨昌济,老师就让他读胡林翼的书。
里面有句话让他印象极其深刻:
“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水尽山穷之时自有路走。要切实去做,矢志不渝地去探索去追寻,只有历经重重磨难只有碰得头破血流甚至直到山穷水尽,才可能溯本求源知其精髓。恰恰是到了山穷水尽,到了看似无路可走之绝境,才意味着真正深入了其中对问题的根源深入地了解。正因如此,才能绝处逢生找到真正的出路。”
也有人说,真正的好东西基本上都是在低谷期悟出来的,这个时候你整个人的三观和格局以及你整个人的性格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句话也有道理,但不完全对。
低谷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真正能理解。
你熬过了低谷期,你就会知道浴火重生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犹如春风一夜千树万树梨花开。
但是,如果你没熬过,那就游戏结束、完蛋了。
为啥一直强调要做事要先找规律、不能啥都“摸着石头过河”?
毛泽东的试错成本是极低的,很多错误,他只要经历过一次、甚至只要见过一次,基本都不会有第二次了。
我做一些事之前,如果不熟悉,会习惯性地先做一些调查,有时候花些钱请那些真正做的非常好的人(尤其是有起起伏伏经历的人)给些中肯的建议,提高成事的几率。
但是,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试错”,有些错的成本太高了,尤其是时间成本!
错一回,可能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错一回,可能日历都翻完了十几本。
下午有读者来咨询一些经营的问题,最后给了他一个建议: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问题是纷繁复杂的,现象是不容易看透的,唯有认知的利剑才可以切开一切谜障,让复杂的事情展示出“该怎么办”的脉络,然后你再对应“就怎么办”,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世界观?每个人看世界、看问题的结果都不一样,而且经常出错,认知、思想武器差异太大。是你看错了,是你看不清,是你看不准,所以给出了任何反馈都是容易南辕北辙的。
哲学,既要解释世界,还要改造世界。
锻造思想的武器,由浅入深靠自己去钻研,日积月累,但是要会运用还是要看毛选,所以当你体会这些就会更佩服老人家了,不是一般人。
资产不是最最值钱的,最最值钱是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