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了204地区的“小饭店”,熟悉东北地区的朋友应该能马上想到,很多所谓“小饭店”的主营业务其实是那种“重工业”——“烧烤”!
我总是觉得1995年是 一个节点,当时地坛街一直延伸到善邻路的部分,包括原来善邻路第三小学(后来成为109中学撤销前的“过渡校区”)门前的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饭店。当然,还有很多经营其他业务的店面,不过大多都忘掉了。好像有一家牛奶专营店,那时候会拿着一张硬纸板做的“取奶卡”,每天去领两袋巴氏灭菌的牛奶。可数量最多的还是饭店。另一个集聚的区域就是青光街一带,不过持续的时间很短。
青光街附近的老旧住宅,对面是地铁办公楼和正在建造的商业网点好像过了不到一年的样子,大约是1996年的下半年,地坛街的一侧,就是现在盟军战俘营门前的那片地方,就修建起了大量的铁皮房,个体经营者在此开张做生意。伴随的是地坛街整修工程的结束,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现在还能看见很多当年栽种的皂荚树。除了这些商户之外,还有很多流动摊贩也在这一带活动,卖水果蔬菜的,卖糕点熟食的,批发雪糕的,做衣服的,还有剃头的。我曾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都在同一个剃头匠那里剃头,所以我的发型在很多时候看起来都差不多的,当然理发的价格也从两块涨到了五块,继而变成了八块和十块。不过这里面最被人耻笑的就是一家叫“黎明之春”的酒店。不知道是历任经营者管治无方,还是那个地方的“风水”真的有问题,总之很多在那个地方经营的饭店都“黄”了(倒闭了),直到那里被一家汽车养护店接手。
沦为当地笑柄的“黎明之春”酒店原址如此是之多的“小饭店”的存在,必然会引起激烈的竞争。今天来看这种竞争的确是典型的“市场竞争”,完全是靠着自身的实力去吸引顾客,毕竟那是一个实体经济“野蛮生长”的时代。作为一个烧烤店,口味就很重要。这里面有两家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家是上次提到所谓的“朝鲜饭店”,那家使用的是一种十分“原始”的烧烤方式,这种方式真的不容易描述,应该就是最原始的碳烤手法。
只能找到这个图片来解释所谓的“最原始的碳烤手法”现在想来,那家店的味道真的太“正宗”。木炭,粗眼的烤网,腌制得恰到好处的牛肉,自酿的米酒(这可是一种十分醉人的甜酒),还有经典的拌“花菜”。都是这家店能够生意盈门的法宝。然而在2001年,它突然毁于一场“蹊跷”的大火,现在想来还会发出一声叹息。结果去年,在隔壁黎明服务公司的旧址(其实也是原204医院的旧址)上,又开了一家生意惨淡的烧烤店,真是让人无限感慨。
那家“朝鲜饭店”的原址,现在……真是一言难尽 新开业烧烤店的“魔幻画风” 地坛街上的另一家老店,最盛的时候门外堆满了啤酒箱子,然而我从未去吃过第二家是“老三鸡架店”,这可是一棵“常青树”,它是这一带最早的商户之一,并且经营到了今天。其实这家店主营的产品并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无非就是炸串和“鸡架”。问题就在于,我很难给南方的朋友们解释“鸡架”是什么东西。如果非要说点什么,就只能定义为“较鸡骨架多一些鸡肉的食材”(我尽力了……)。这种东西在烤过或者炸过之后,沾上辣椒和孜然,就是一道“大菜”。在“网红”店没有大行其道的年代,每到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这家店的门口总是站满了等待食物出锅的人。最为难得的是,这家店现在真的成了“网红”。
老三鸡架店的新址,人家原来是有“休息日”的进入2000年代之后,烧烤店变的越来越多,换言之,这种“重工业”变得越来越发达。即使附近一带的环境整治从未断绝,但是附近工厂职工吃烧烤的欲望更是“十分高涨”。每到夏天,穿着工作服的男男女女们围坐在一起,配着冰凉的啤酒和冒着热气的烧烤,听他们的说辞,好像这就是某种“联谊”,只不过近几年,这些青年男女的数量少了,不知道去哪里了。
2018年8月,我突然产生了想吃“烤串”的欲望,然而因为某些不能言说的因素,我走遍了这一带都没有买到,因为它们都被要求不能经营“冒烟”的烧烤生意。接着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道“在这个有名的城乡结合部竟然买不到烤串”,最后只喝了啤酒,而没有吃到烤串。
那时候,被激活的记忆中出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有一个叫“老徐”的人,貌似在1998年之后在现在204医院对面的空地上买烤串,那是“100个烤羊肉串买50块”的时代,那也是一个入夜即满座的时代,我还记得他的老婆是一个说话柔声细语却能“上堂下厨”的女人。老徐就凭借这样一个“营生”,成为了附近第一批买得起“商品房”的人。然而,他最后沉迷于赌博而输光家产,最后不知所踪。
今日书写于此,竟然不能再说什么,也许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宿命,或者一条新的“锁链”早已产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