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假设所有人都对背景一无所知,这样才能避免诸如“这和我们一开始预期的不一样”之类的问题重复发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d36a9123dabf7c4c.png)
01
—
今天早起读书,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现在由你来负责公司的一次产品拓展活动,
你以前也举办过几次类似的活动,做得还不错。
这次,为了让活动更有趣,你准备设计一个全新的内容:
选择一个新地点,聘请了两位主持人,并在原有的活动日程上加入了一系列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团队建设活动。
安排好议程后,你开始满心期待可以听到老板的表扬,
并且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帮助同事们重拾协作精神。
随着时间的临近,下周就要开始拓展了,你终于找到了一个向老板展示汇报的机会,
但当你把日程交给他时,立刻就感到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因为他说:“不,不,不,这不是我想要的。”
他抬头看看你,摇了摇头:“我们还要抽时间设计三款新产品的发布规划,哪有时间听主持人讲话和搞团队建设啊..”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想:
“我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点子,以为能制造惊喜,功夫怎么就白费了呢?。”
其实,在职场上,做任何事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充分沟通,相互对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有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而如果没有与利益相关方对预期达成共识,
那无论怎么做,都于事无补。
02
—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个案例:
我们团队里有个小伙,叫小马,他是一个很热情的人。
前几天,小马特意跑过来询问我:
“领导,我准备给大伙点杯奶茶,您要喝吗?”
我犹豫了一下:“可以,我也来一杯!“
”“OK!”,可还没等我说下一句,他就马上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奶茶就送了过来。
我拿起奶茶,看了一下外包装--”五分糖“。
我摇了摇头,虽然很感谢他的热情,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其实,我是想要个无糖的,我吃不了那么甜的!
而小马也只是知晓了,我想喝奶茶,
但没有追问我对糖的要求,
他自以为了解了我的想法,或者他认为其他同事的要求,就是我的预期。
这就像上面提到的案例一样:
你的老板希望拓展活动能完成新产品的发布,你却在想着搞好团建。
双方的预期不一样,结果肯定不一样。
03
—
所以,做事情,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了解交待事情的人预期是什么,
所谓的“靠谱”,也只是依据达成共识的预期,交出针对性的答案而已。
对于同一件事,在没有“充分沟通、相互对齐”的前提下,
每个人的理解肯定都不一样,
而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假设所有人都对背景一无所知,
这样才能避免诸如“这和我们一开始预期的不一样”之类的问题重复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