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十点读书听了杨绛传,真为她传奇的一生惊叹。
她的文采与翻译能力为大家所熟识,译过多本名著,早年和钱中书在大学相遇并期许一生,就如书中描写,没有遇到你之前,没有想过结婚这件事情,遇到你之后,便不会再与别人结婚。
可以说他们两人的结合是幸福的,因为最终的结局是两人一直厮守至老。他们的一个育儿观念倒是我不赞同的,当时他们出国留学没有多久便有了爱的结晶,正在学业中的两人决定生下他们的宝宝,钱中书说只要钱缘一个孩子,他说:如果生多了一个孩子,爱就会分出去,那怎么面对钱缘呢?对此,我不这么认为,当然一个孩子他们教育的相当好,然而我觉得未免孤单了一些,有些事情有姐妹排遣一下总是好的。
杨绛在生孩子时依然不忘学习,夫妻两人相敬如宾,夫妻感情上非常和睦。在国外的日子是他们人生中度过的最悠闲,最舒坦的日子,他们上的都是最好的大学,学校图书馆里的书比清华北大的还要多,还要全。
那时还在解放前,在日本袭击珍珠港之后,中国也是一片狼藉,他们身为中国公民,响应祖国号召回国,那时钱缘还不会说话。她眼睁睁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钱中书去了当时迁移至西安的清华北大联合大学做教师。杨绛则带着钱缘去了上海的父亲家里,父亲和婆家逃难到上海,离得比较近,住的也很简陋,拥挤。杨绛的母亲在逃难中不幸离世,杨绛带着孩子时而寄居母家,时而又住在钱家。
后来她的一位老师要在上海设立一个学校的分部,交由她管理并任校长。
在这些日子里杨绛的生活过得很拮据,还好有兄弟姐妹互相扶持。
杨绛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一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夫妻没有跟着国民党走,而是坚决的留在了生养自己的土地上,在清华教书,夫妻不能在同一所学校的校规存在,杨绛主动选择只做外聘的临时带课老师。清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又暴发了文革,知识分子被批斗。钱中书因此被剪十字头,而杨绛则被剪了阴阳头,连坐公交车都被人骂。于是她去哪里都用双脚走着去。钱中书被人贴大字报,他们连夜又写小字报提供备查证据和线索,因此杨绛又被批斗。
批斗如此的狠,她的女婿因为不堪受这种折磨,自杀了。她看着女儿那痛苦的神情,不知如何安慰,只是想着,自己和钱中书一定要好好的活着,因为女儿经不起再次的打击了。
接着他们又被要求下乡改造,让她接触到真正的农村,这为她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他们苦中作乐,会说你看这个像不像蒙娜丽莎?这不就是唐吉可德!
在晚年时期,钱中书因病住院,钱缘又因劳累过度晕倒住院检查,本来一直在钱中书病床前不肯离开的杨绛就要照顾两个人,钱缘的检查结果很坏,癌症晚期,没多久钱缘就走了,可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种无奈。没多久钱中书也走了,在钱中书走的时候杨绛一直在旁边说祝福的话,她并没有哭,她说钱中书不喜欢看到她哭。
杨绛的一生与爱同在,出生在较好的家庭,父亲对她选择文学并没有阻挠,而是对她说,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去活,选择自己愿意为之付出的专业。
父亲的教育方式很特别:会在她的书桌上放一本书,如果她喜欢,就会拿去读,如果发现一本书放几天都没有被动过,他就拿走,他知道她不感兴趣。
在这本书中我还学习到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别人的事情,不妄自做评判、决定,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爱人。钱中书的父亲在湖南蓝田大学教书,希望钱中书能去做系主任,那时的钱中书内心并不想去,然而家人却都要求他去,他的父亲以身体不适要他在身边尽孝道为由要求钱中书过去,实则是希望钱中书在湖南教书。杨绛觉得清华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去蓝田就意味着放弃这个上好的工作机会。
为此她也很是苦恼,故而去请教父亲,可父亲听完她的话一言不发,她没有再三追问,而是自己静静的想父亲这是什么意思?她思考出的结果就是她的父亲不会给予任何建议,别人的事情应由他自己去做选择,任何人无权干预。她领悟到这个意思后便压下自己的想法,不发一言,一天她和钱中书一起去钱家,钱家的气氛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想而知钱中书的压力有多大,而她则尽职做好儿媳应该做的。其它不发一言。最后钱中书还是选择向家人妥协,去父亲身边尽孝。
是的,每个人都绕不过孝道这个自古留传下来的传统,钱中书的选择,她懂,并默默支持……
这点自己一定得纠正自己,因为自己经常热心肠的去替他人谋划、决定。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啊,对先生,子女都不能替他们做决定。要知道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道理,我们不能横加干预,影响他人的判断,更不能妄自替他人做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