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想写一篇叫管理负面情绪的文章,写不下去,烦躁的不行,用零秒思考的方法也失败了,听着歌觉得是噪音,舍友玩游戏的声音让我恨不得大喊。这是我的负面情绪之一,烦躁,将情绪拉到很低,自查没找到准确的原因,或许是焦虑引起,或许是不能按时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而产生的自我否定。实在受不了了,跟舍友抱怨,“我好烦啊,想着点东西写不下去,烦的不行”,看,负面情绪会传染,还是在我无意识的情况,发泄也就意味着传染。舍友问原因,给放歌,外加开始健身,洗个澡,才放下来,基本恢复正常情绪。
生活中,我总会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我试着给负面情绪一个准确的定义,拉低正常状态,影响工作效率,比如焦虑、羞怯、烦躁、愤怒、畏惧、紧张、忧虑、嫉妒等,因为焦虑而产生烦躁,还是羞却而产生愤怒,因为忧虑产生烦躁,因为嫉妒产生焦虑等等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我试图将它压下去或用某种方式消除掉,但没用做不到,负面情绪无法被消灭,他是我情绪的一部分,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承认他的存在,试着与它“共处”,然后不是控制它而是管理它,控制是顺着我来,管理是顺着它来但尽量引导方向,本以为管理的好就能有效控制,但潜意识想着控制的时候是否还能管理好,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有人跟我说过:抱怨是无能的贪婪,无能是自己能力不够,贪婪是试图别人做出改变来适应自己。后来想想,所有的负面情绪根源都是无能,因为自己的能力影响力无法对身边的事物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控制,没有足够的掌控力去影响周围事物的走向,所以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怎么办?试着去管理,而管理的关键是状态的恢复与能力的提升,最有效的方法是和所有与事物有关的人,进行长时间的深入沟通。是因为权利往往滋生于信息不对称,谁掌握信息的对称性就有实质的掌控力,而沟通是恰好解决了不对称的问题。
有一个被我忽略或不曾列入负面的情绪:羞却。不曾被列入也不将其视为负面情绪,而是作为一种天生的性格特质。但事实上,羞却是因何产生呢?对陌生环境的畏惧和和对自我的过度关注。
羞涩有很强的欺骗性,尤其是对自我,在“我内向或我成熟”假象的掩护下,像野草一样疯长。这种情绪的人很容易主动脱离与周围人的良性互动,像很多人都说过的“我只是跟不熟的人没话说,跟熟悉的人也是个话唠”, 放弃主动协作,被动的等待别人的主动,自我边缘化,在一个圈子里,没人主动来交流、互动,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适合这个圈子,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想到这里,大脑开始停止思考,开始自我防御,然后慢慢的有意的边缘化。
仔细想想身边的人,能够良好沟通和表达的人,人缘都不差,而且不容易愤怒。被放任的“羞却”,往往会演变成“愤怒”与“破坏欲”。因为“羞却”而没有培养出正常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通过正常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与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无能感会积累爆发成愤怒“你们为什么不理解我!”、霸道“我说的你听不懂是吗!”要挟和强制“你去不去、做不做!我让你去,你必须去!”等负面情绪。这些感到熟悉,是因为很多人停留在这个层面。
对于如何防止负面情绪的爆发,可以通过建立“责任自负”的意识或“woop,if...then”的预演。即预演一下结果与解决方法,“打碎了盘子要自己扫干净,呵斥了他人会反击,自己可能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失败者……”等完全推演后,情绪已经开始被“消化”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