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1)阅读《幽微的人性》第4-6章
①李玫瑾教授说,如果一个人早年老被教成乖孩子,很老实,他其实会有情绪的,但是他没有机会跟人家拳脚相向,没有那种甩开膀子干一仗摔一跤的感觉,那他会怎么样呢?他对你的愤怒从身体上表达不出来,就全回到心里去了,于是就会积攒仇恨。
②李玫瑾教授说,现在的大学生最让人发愁的就是问题上。因为他们从小被娇生惯养以及不知所从,还有一个就是他明白面对老师的问题时如何去更好地回答,但无法更好地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
③马未都老师在讲到医患问题说存在一个最大的点就是知识不对等。
2)新知
①允许孩子适度的“叛逆”
之前自己总觉得孩子要教他懂各种道理,让他从小不要打架。
可今晚看了李玫瑾教授说的话后才知道小时候的小打小闹是可以的,因为这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不让他偶尔的小打小闹,他会把情绪积压在心里,不利于他的成长。
但如果是大打架的话,要让孩子去道歉,并让他明白这是错的,不允许把人伤害。
所以,不用从小教孩子一直做个乖孩子。偶尔的小打小闹也是被允许的,但要适度。
②要学会提问
很多人不懂得去提问,包括我自己有时学完一堂课,发现自己没有问题去问老师。
这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这并不代表你完全学会了这些内容。只有你有问题,你才能知道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好。
③理解医生并可以多了解一些医学知识
普通人对于医生开的药方,说的内容是不动的,他们往往只能医生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除非出了问题才会去怀疑医生的药方以及他的做法。
就像自己怀孕后对于医生的一些话也是不懂的,只要医生说孩子发育的得很好,自己就放心了。
所以,这也是完成医患的原因。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多去理解医生以及自己可以去学习点基础的医学知识。或者在看不懂的情况下,多问医生几个为什么。
3)行动
①允许孩子适度的“情绪发泄”
②学会提问
③了解点医学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