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不靠谱的数据一般有哪些呢?

那些不靠谱的数据一般有哪些呢?

作者: 梦里依稀风铃 | 来源:发表于2023-09-08 12:09 被阅读0次

①滥用平均数制造虚假繁荣。

如:某单位领导在一次报告中说单位人均年薪已经达到十万元,结果很多员工就嘀咕:“我哪里有十万元年薪?我是被平均了好不好?

②用有限取样数据推导结论。

③用以偏概全的数据混淆视听。

在阅读时,一定要小心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的问题,不要只看到某件事或人的某一种情况或一个方面,并用这单一的证据来评价或看待整件事或人,而忽视其他更多的方面。

④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很多文章的数据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可能会选择性提供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数据,隐瞒不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

当我们在阅读中看到数据时,最好把几家的数据综合起来看,才能够逼近真相,从而作出理性的决策。

⑤没有提供数据的准确定义。

在提供数据时,没有明确说明自己的数据指标是如何定义和采集的,这样的数据都大有可疑。

⑥故意用相对值代替绝对值

在指导大学生做简历时,看到这样一段自我描述:“在担任学生会部长期间,部门筹措的经费比上一年度翻了一倍。”

看起来非常给力对不对?但是似乎哪里不太对。因为这位朋友说的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如果谈绝对值也许真相是,去年部门筹款是50元,今年是100元,都很糟糕!

这种把戏不仅在简历里有,只要我们留心,随时可以找到类似的案例。

⑦假借专业人士或机构发布不实的数据。

现在自媒体这样的现象太多了。

在文章中不但没有说清楚这些专家是谁,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名称也似是而非,数据来源无法追溯、无法查证,这种情况往往是公然的数据造假。

独立思考必须建立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但却有人出于无知或私利,总想用错误的数据诱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们只能自己多注意,不要轻易被别人骗了!

所以批判式阅读的第三个习惯就是:看到列举出的数据,先想一下。

以下是我们在批判式阅读中,快速甄别信息的方式。

“批判式阅读”甄别信息的3个方式

3个方式 拍  (九月 * 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不靠谱的数据一般有哪些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or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