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0-31学习笔记(张老师)

2020-10-31学习笔记(张老师)

作者: 浅笑亦无痕 | 来源:发表于2020-10-31 21:41 被阅读0次

31日学习笔记(张老师)

今天上午学习了张老师的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

他说去山东讲课,有老师就经典诵读问了他几个问题。他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

字音校正不准 ,可查证的权威资料少;缺少配乐朗诵;悟诗情,缺少比较成型的策略;在品读中,从诗歌走入学生的生活 还在探索中。

你不能在学生还没有了解文本,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能有感情的朗读。

先言后文。在语境中去学习生字词。学外语,别先学单词,单词应该放在文中学。并不是先学字,识字应该在文章的情境中学习。

如何处理简单的文本?一是增加广度,引进相关相似的文本 可以多讲几首。二是增加深度,挖掘文本的深度。

关于文本解读,整个阅读的思维是断裂的,没有一种整体的欣赏 这说明底蕴不够。

跟一些理念有关,首先文本解读比教学技巧更重要,其次,如何理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活起来。即使没有活动,带着学生慢慢体会不好吗?讨论什么?你提出问题后,鸦雀无声,其实在头脑中进行着激烈的活动。正本清源,语文课即阅读课,学会体会情感独特的美。

关于思想意义。对于诗歌的正确理解,一方面对文本解读得太粗,另一方面太细,过度解读,其实是中心思想观念在作怪。

下面是古诗词教学方法。

一 儿童与诗歌。

1古代儿童观

老子的儿童观,“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儿童三岁会笑,不会哭不会笑,没到爱憎分明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大人活的有点虚伪,假装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很多大人没资格批评孩子,应该向孩子学习。并非棍棒之下出孝子。人其实不需要长大,回到童心即可。人其实不需要长大,失去了童心就不是真心,失去真心的人就不是真人。

韩非子对儿童有点儿不尊重。应该向孩子学习生活的趣味,心灵的纯净,陪孩子一起成长,感谢孩子的陪伴,尊重孩子的人格。法家不尊重百姓的人权,不尊重儿童。严父出孝子,并非真正的孔子的传统。父母强势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造成一辈子的阴影,千万不要去打击他,否则那种心理压力会伴随他一生。要保护儿童。要向孩子学习,孩子比我们大人干净多了。大人要明白,不是你陪伴孩子,是孩子在陪伴你。如果没有孩子的陪伴,你的生活会少了许多快乐。

诗歌的意义。张老师喜欢王阳明的。诗歌用来抒情的?读的时候可以释放。

古诗解读法,一,声律启蒙。押韵、对仗、平仄、典故是声律启蒙的特点。

二,知人论世。解读任何作品都要知人论世,诗歌是作者性情的集中体现,诗如其人,不知人论世就无法准确知道诗意。

三,文本的细读。教古诗文不应该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别先解决生字词,读文本的时候再抠字眼。想给孩子更多东西,得多搜集资料,如何收集资料呢?每讲一个文本读至少三篇他的文章,再看研究这个作者的三篇论文。那一课多读六篇文章,六年下来,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就有广度有深度了。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不要怕他们不懂,也许他们会突然开窍了。不给孩子讲那么多、深、细,但自己的心里要清楚,要理解到那个高度,做学问通达的老师,他们弄明白了,再深一层。你每次竿都要撑高一点,引导他们往高处跳。

如何解深入解读文本?要求你自己是一个深刻的人,人的思维能力还是可以训练的,多角度想,思维方式就打开了。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只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要读一些不喜欢的文章,不要固步自封,不能求深,先求做细,做细的时候的时候自然把深都带出来了。

第二节 古文教学法。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古诗词的韵律性。

1掌握造字方法。2工具书,老师建议我们买左安民先生的《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买繁体字的,相当于百科全书。3生字词一定要放在语境里讲。

互文教学。1补充完整文本,以显示其寓意。2增加互文性小故事,对比阅读。比如守株待兔是时间上的顽固,刻舟求剑是空间上的顽固。

古文教学,1关于字词多了解造字法。2增强阅读量。不要低估孩子们的理解力,也不要浪费他们的理解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0-31学习笔记(张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se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