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问题是我从未接触到的。他们不在我的道路上,不属于我的世界的一部分。
记得在读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游戏规则》和《逻辑哲学论》时,就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感受和不少的疑问。当然,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事情都一清二楚,世界就会失去一半的乐趣,是不是呢?在《逻辑哲学论》里我懂得了维特根斯坦的中心,他说“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说的,我应该保持沉默”。
其实,就人和人性问题的探讨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而能真正把这两个问题解释明白的,并且能让人有所痴迷的到底有几人。细数一下,只不过寥寥无几……作为人类自身,我们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冒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人的存在性?东方神与西方上帝的存在和人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诸如,人自身价值与人性间的本源联系……各个时代对于这些种种问题都有不同的解释,其众多的问题集合于“界”的问题。所谓的“界”即是一种存在的联系性。这种联系从人类出现以来就可能一直进行。人是什么,或者人能够成为什么?自从古希腊哲学家借用西方神性理论,一直在以“认识自我”为中心解释这种“界”的存在性。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喜欢汪丁丁博士那种对人和人性不可言说的风格,他说过,我拒绝讨论“人”,因为它是不可言说的。
其实,对于“人”这显隐性名词的定义,是一大堆矛盾的集合体。有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人是不可被定义的。在不经意间读了哲学系博士周国平老师所主编的《人生圆桌》,里面有周国平老师在谈论人,人性,人的弱点和尊严所说的这样一句话,人离动物状态越远,离神就越近,人性就越高级.越完满。对此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的疑问,不知周老师句中的“动物”状态和“神”具体指的是什么?若动物状态仅仅表示为初级动物的兽性,那么所谓的“人性”和“神性”之间又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呢?人仅仅是把自己归于自然之物的高级存在,自然界的许多存在还不是被所谓的“人性”摧残破坏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趋向“神”趋向“人性”。如此看来所谓的“人性”仅仅只是对“兽性”蒙上了一层虚假的外衣罢了。写到这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金盛华的这句话似乎可以表明我的心声,那就是“人的最大弱点是贪婪,什么都想得到,但又什么都不想失去”。其实,说到这里,我并不是说周老师的观点有什么不明,只不过作为一名学生的我问题有点多吧!其实觉得周老师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守望的距离》都是特别益读的精神文化大餐。这些还待我们去拜读,如果你不想知道,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知道……
人的问题终究还是个迷,这种探索历程可能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更新的历程。先哲说过,人的思想支配存在的价值。那么又一个疑问蒙生,如果说人的思想可以左右事物的价值,那么“人”的存在性又是被怎样的思想定义的。所以说,人是不可定义。这个存在似乎很微妙……
我拒绝讨论“人”,因为它是不可言说的。
其实很有一种感觉:人活着就是幸福!
201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