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题记
今年是我到附小的第八年,感觉自己的人缘也不算差劲,这几年也有一些深交的朋友。这次,我住院和儿子中招(我猜的,没测),再一次证明,我和这些老铁们关系杠杠的。
昨天说了老铁陈陈,今天说说高老师。
在我的日记里,“高老师”是一个高频词。我和高老师搭档过两次,都是从五年级开始,也就是说我们在同一个备课组四年,四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其实,第一轮搭档和高老师并不熟络,真正开始熟起来是在第二轮,这其中,儿子起了催化作用。有时候,缘分这东西就这么奇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和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师竟成了忘年之交。儿子有了自己的微信后,第二个加的好友就是高老师。
这次,我要住院手术,在听完医生的诊断后,我第二个说的也是高老师,下意识地就这么做了。记得,那是在办公室,发着信息,泪水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高老师像定海神针一般,总能让我安静下来,“不要急”“不怕,只是小手术”“不要担心,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有谁的命运是一帆风顺的”“好,决定了解决的办法,剩下的就是好好治疗,别的就不用多想”,话不多,但让人心安。除了先生,高老师是我能够把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自然流露的人,她身上散发着强大的亲切感,安全感。
高老师熟知我的性格——多愁善感,有一点问题就会发散思维,想得宽,想得深,她会在我想之前就打好预防针。怕我把消极的情绪传给儿子,她会问跟儿子说了没。当我说把这事说得很轻松时,她仿佛如释重负,回了句“这就好,你也不要想得复杂哦”,贴心如她,温暖入我怀。
我住院了,周六早上先生要加班,没人送儿子去上课,发信息给高老师,问题就解决了。我出院了,要拿证明给学校领导请假,还要拿报销材料给学校负责人,高老师上完班会课,提着我之前报名买的铁棍淮山,冒着寒风和细雨,匆匆往我家里赶,因为她还要赶回学校上第二托管,怕上完二托再过来太晚了。可能太急了,她跑到了前一栋的五楼。到了我家,连凳子都没碰一下,站着,匆匆聊了几句,拿了资料就赶回学校。风尘仆仆如她,如沐春风的我。
如果我把这篇文章发给高老师,她定会说:“我又没做什么,都是小事。”我这就去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