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2022年写作营 第20篇 1900字 总34100字#
穷小子没本事,嫂子嫌弃他。于是对哥哥说:“家里多了个小叔子多有不便,不如分家算了。”哪知分家之后,弟弟却走上了人生巅峰,令嫂子刮目相看。
古时候,长沙有一家陈姓两兄弟,父母早逝,家境也不宽裕,只有五亩薄田,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哥哥陈大年过30才娶了媳妇,所以对媳妇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弟弟陈二尚未成家,和哥哥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他砍柴得来的钱,都交给了嫂嫂。但是嫂嫂并不满意,嫌弃他赚得太少,没有本事,早就想把他赶出家门,于是三番五次地刁难小叔子。
陈二呢?为人憨厚老实,从来不在哥哥面前说嫂子坏话,反而怪自己给哥哥带来了麻烦,心里也很过意不去。
有一日,嫂嫂在哥哥面前吹枕头风,她说:“相公,小叔子也老大不小了,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陈大见老婆说得有点道理,但是家中境况不好,哪有余钱让弟弟去学手艺?再说,也放不下兄弟情谊,于是说:“娘子,我弟下地干活也是一把好手,不就是多双筷子多口碗嘛。”
嫂嫂气结,面露难色地对陈大说:“你懂什么咯,你平日都在外面做事,十来天难见一回。而我和小叔子同处一个屋檐下多有不便,外人早就议论纷纷了。”
陈大眉头紧锁,一时无言以对。媳妇于是趁热打铁。接着说:“不如分家算了,也好让他自谋出路,他要是有啥困难,我们再接济也不迟,主要为了避嫌嘛。”
陈大拗不过她,只好找到弟弟,说起分家一事。陈二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分家之后,陈二搬到了后山的茅草屋。看着空空如也的房间,再去后山看看那贫瘠的田地,心中只有哀叹。
翌日,陈二开始整理田地,可是一开始并不顺利,没有农具,他只好用手刨。没有水源,只好砍来竹子引来山泉,总算把种子播种下去了。
但要等到稻谷成熟,还要百来天。可是自己家一粒粮食也没有,砍柴得来的钱,也只能够勉强换来一些盐巴。他只好去挖野菜充饥,勉强度日。
嫂子偷偷来看他,假心假意地说:“叔叔啊,不是嫂子多嘴,你要学会存钱娶媳妇哦。别学你哥哥的,一天忙到晚,也没几个余钱。”
陈二笑着说:“多谢嫂嫂关心。”而后,嫂子笑着离去,心里还讥讽道:“活该是个穷苦命。”
回家后,又将陈二的事说了出来。陈大听后,想帮衬弟弟。嫂嫂气急败坏道:“你要是敢,看非得跟你拼命。我们都分家了,他穷不穷,关我们什么事?”
而这一切陈二并不知晓,他却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他觉得要想办法改变自己贫穷的面貌,觉得不应该因为贫穷而丧失了斗志,要找到自己的出路。
可是思来想去,并无好的办法,也找不到更好的营生,这可怎么办?于是他不敢多花一文钱,盐巴也尽量少吃。并把每日砍柴得来钱,余下一文,存在一个陶罐里。他觉得这样做,至少可以积少成多。
果不其然,大半年过去了,他手里有了一定积蓄。又将这些钱买了农具,在后山开垦几亩地来,他坚信后天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嫂子看到陈二面黄肌瘦,又不见他出外做工,心里甚为瞧不起,反而认为分家之事是非常正确的。
可是嫂嫂哪里懂得陈二的勤奋,他早就把这一年采收而来的粮食一分为二。一半继续种谷,一半换来钱财,自己继续吃野菜草根度日。
第二年,陈二将开垦出来的几亩地都种上了稻谷,而且长势喜人。而陈大呢?日子还是老样子,一成不变。嫂嫂觉得陈大赚的钱都不够花了,整日对陈大抱怨。加上给陈大生了孩子,这个家越来越过得不那么称心如意。
第三年,嫂嫂正在家骂陈大,一把泪一把鼻涕地数落他的不是。没想到弟弟上门来了。嫂嫂见小叔子上门,心里正憋着火。她对着陈二就说:“你看我家都快吃不饱了。”
陈二尬笑道:“嫂嫂见外了,我今日是来送喜帖的,下个月我就要成婚了。特意请哥哥嫂嫂当主婚人呢!”
嫂子一脸意外地看着他,问道:“哪里闺女愿意嫁给你,你在哪里发大财了?”
陈二说:“我这几年日子过得还不错,存够了娶媳妇的钱,娶的是隔壁村的。”而后又疑惑地说:“哥哥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弟弟帮助吗?”
陈大脸色难看,直摇头。嫂嫂说:“你有多少给多少吧!”陈二也就不再询问,留下十吊钱,告辞而去。
嫂嫂得了钱,更加不解,悄悄尾随着陈二。当看到陈二家已经建起了漂亮的大木楼,后山全部是开垦出来的良田,简直不敢相信。
此刻,陈二早就发现她,嫂嫂不好意思地出来问道:“你这是哪里发的财?怎么这么大本事?”陈二笑而不答。
她从没想到,陈二不但摆脱了贫穷还建了楼房娶了媳妇。嫂嫂羞愧难当,心里暗自懊悔,悔不该小瞧了这个小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前人后莫笑他人穷。为人有志向者,定能懂得开源节流,当收入一定时,节俭就是相对增加收入的方法。通过勤奋,方能弥补自己不足,只要不懒惰,不荒废,定能让人刮目相看。
正如一句古话: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