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母亲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则是商贾大族,用当时做大媒的知府大人的话说,那真是——天作之合!父亲虽是商人,却从小熟读经史子集,温文尔雅。母亲虽长居深闺,却在精通女红之余,也随着舅舅们一起听先生讲书多年。婚后二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父亲和母亲皆爱梅花,父亲喜欢梅花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母亲则爱梅花的“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
父母婚后五年先后孕育了两位哥哥,就在第五年时,母亲又有了身孕,父亲常说,那日她正陪着母亲欣赏雪后的红梅,我就出生了,所以父母不谋而合,给我取名——红梅,既盼着我能像这红梅一样艳丽照人,也盼着我能像红岩上的红梅一样顽强生长。
杏花春雨,云卷云舒间花开花谢;雪花飞舞,云舒云卷间花谢花开。在这云卷云舒、花开花谢间,我已长到五岁,开明的父亲没有给我裹小脚,还请了一位先生在家里教我学问。在我十六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了新式学校去读书。在这里,我读到了典籍以外的书,看到了“四角天空”之外的广阔世界。
就在畅游新世界时,八国联军的铁蹄踏进了中国,文明久远的古国,瞬间满目疮痍。乱世中,人命如草芥!看着我的同学们都奔赴国难,我的心动了。可就在此时,父亲居然给我指了门亲事,此时我的正被新式思想冲击得热血沸腾,在同学们的怂恿和帮助下,我毅然决然地离家了。
离家的日子物质不充裕,但精神却是充实的,我和同学们一起游行示威,一起贴标语,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我入党后的第一年,我被安排到一所农村小学当教员,这所小学的前身为清末“平阴书院”,后来成为我党的活动基地之一,在这里,我接触到了自己为了奋斗一生的事业——教书育人。
当时,女教员还是很少的,我一方面浸润典籍以久,另一方面也接受了新的思想,教员的工作让我找到自己的价值。在“教书”中寻找“育人”的契机,在“育人”的同时“教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太阳,这太阳温暖着我走过了农村教育的风雨历程。
四十年风风雨雨,白驹过隙,我退休了,回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