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临近期末,工作上的琐碎事接踵而来,忙的有些不知所措,心情也变得有些浮躁。刚刚听完两个多小时的网课,方案模版到底怎么做?听了网课,我只想说太难了,完全是我们从来没做过的领域,我们三个老师都懵懵懂懂。糟心的事不是好多任务要完成,而是这些任务你都不知道如何做?
如今只有靠每天利用睡前和偶尔早起的时间读一读《曾国藩传》,来缓解一下浮躁和疲劳的感觉。读到现在有些许收获,便记录下来。
曾国藩的一生为何被许多人推崇,除了前面一篇我提到的两个原因为基石,这也跟他的自律,不断地克己自检有很大的关系。每一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缺点,如何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就需要我们努力去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同样要去改正身上的弱点。然而我们都知道很多我们身上的一些缺点都已经形成了习惯,要改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不仅仅要靠自己的毅力,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说到修身养性勤克己,不得不说他的戒烟经历,曾国藩也有让他很难改掉的两个坏习惯,一是戒烟,二是戒棋。
这里我想拿出来讲的是他的戒烟经历,很值得我们思考。 戒烟无可厚非,大家都能够明白烟有害健康,而戒烟对于他来讲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曾国藩的烟瘾很大,大到什么程度,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烟不离手”。
在他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抽烟,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染上了烟瘾。染上烟瘾的曾国藩成天抱着水烟袋不离手,一边读书,一边吞云吐雾,吸个不停。
第一次戒烟是因为本很受书院山长的欣赏,可是看到一个如此优秀青年竟然会抽烟,于是就训斥了曾国藩,这是曾国藩第一次因抽烟太滥受到师长的呵斥。也正是这当头一棒让他幡然醒悟:不改掉陋习,何以颜面谈及自己的远大志向呢?
于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戒烟决心,曾国藩决定改名立志,将“曾子城”改为“涤生”。至于“涤生”二字,曾国藩这样解释道: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意思就是,浴火重生,痛改前非。昨天的曾子城已经死了,从今天开始,一个新的曾涤生出现了。
但是,这第一次戒烟对当时年少气盛的曾国藩来说,只是三分钟热度罢了,并没有真的动枪动刀。最后,以失败告终。后面的几年里都陷入了戒而复吸,吸而又戒的循环里。
最后一次能戒成功是在他在翰林院侍读学士时,他彻底认识到:
这一辈子如果连戒烟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经世伟国呢?
后因《朱子全集》一本书的缘故,让他有幸得以认识理学大师唐鉴,得到唐老先生的有关修身之法的指点,为此曾国藩给自己制定了日课十二项,这日课十二项正是曾国藩进行修身养性自律管理的主要关键,从而而造就了成功的曾国藩!
为改掉自身的弱点,唐鉴先生又介绍认识另一位理学大师—倭仁,告诫他以“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于册,以便逐日克之”。
就这样,曾国藩坚持每天写日记,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没想到,写日记的行为,无形之中帮助他戒烟成功。
从曾国藩的戒烟,给我们所带来的警戒:
1.做事不是三分钟热度,一定要付出行动
2.学会写日记,不断反思。
3.持之以恒,坚持才能有所成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