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海经•第二卷(1~16)中次五经

山海经•第二卷(1~16)中次五经

作者: 小小小小小小妖 | 来源:发表于2021-04-28 03:04 被阅读0次

(1)中次五经薄山之苟,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

(一)《山海经》中次五经~苟床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无矿产。

(2) 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榖柞,其草多[上艹下术]芫,其阳多㻬琈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左鸟右大]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录,食之已垫。

(二)《山海经》中次五经~首山

①其草多[上艹下术]芫。

②其阴多榖柞,木多槐。

③其阴有谷,曰机谷,多[左鸟右大]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录,食之已垫。

④无河流。

⑤其阳多㻬琈之玉。

(3)又东三百里,曰县[左属右斤]之山,无草木,多文石。

(三)《山海经》中次五经~县[左属右斤]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无矿产。

(4)又东三百里,曰葱聋之山,无草木,多[外广内夆]石。

(四)《山海经》中次五经~葱聋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无矿产。

(5)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门冬。

(五)《山海经》中次五经~条谷之山

①其草多芍药、门冬。

②其木多槐桐。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无矿产。

(6)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六)《山海经》中次五经~超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其阴多苍玉。

(7)又东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其草多芃。

(七)《山海经》中次五经~成侯之山

①其草多芃。

②其上多櫄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无矿产。

(8)又东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垩。

(八)《山海经》中次五经~朝歌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无矿产。

(9)又东五百里,曰隗山,谷多金锡。

(九)《山海经》中次五经~隗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谷多金锡。

(10) 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

(十)《山海经》中次五经~历山

①无草焉。

②其木多槐。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其阳多玉。

(11)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十一)《山海经》中次五经~尸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其兽多麖。

④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

⑤多苍玉,其(河)中多美玉。

(12)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基上多榖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十二)《山海经》中次五经~良余之山

①无草焉。

②基上多榖柞。

③无兽焉。

④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⑤无矿产。

(13) 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十三)《山海经》中次五经~蛊尾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⑤赤铜。

(14)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其多榖柞棘,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脱。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玉。

(十四)《山海经》中次五经~升山

①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脱。

②其木其多榖柞棘。

③无兽焉。

④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⑤其(河)中多璇玉。

(15) 又东二十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十五)《山海经》中次五经~阳虚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兽焉。

④无河流。

⑤多金

(16)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阳虚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首山,䰠也,其祠用、黑牺太牢之具、蘖酿;干儛,置鼓;婴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也;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鸡于下,刉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采之,飨之。


译文:

1.中央第五列山系:薄山山系的第一座山,就是苟林山,山上没有什么草木,但是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2.往东三百里,就是首山,山背阴的北面有很多构树和柞树,这里的草大多是[上艹下术]草、芫华。山向阳的南面有很多㻬琈玉,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槐树。这座山的北面有一条峡谷,名字叫做机谷,峡谷里面有许多[鸟大]鸟,形状像是猫头鹰但是却长着三只眼睛,有耳朵,发出的声音就像是鹿在鸣叫,人吃了它的肉能治好湿气病。

3.再往东三百里,就是县[左属右斤]山,山上没有什么草木,但是有很多带花纹的石头。

4.再往东三百里,就是葱聋山,山上没有什么草木,但是有很多[外广内夆]石。

5. 往东北五百里,就是条谷山,这里的树以槐树和桐树为主,草大多是芍药和门冬草。

6.再往北十里,就是超山,山北面到处是苍玉,山向阳的南面有一眼水泉,冬天的时候有水但是到了夏天就干枯了。

7.再往东五百里,就是成侯山,山上有很多櫄树,这里的草大多是秦艽。

8.再往东五百里,就是朝歌山,山谷里有很多优良的垩土。

9.再往东五百里,就是槐山,山谷里有很多金和锡。

10再往东十里,就是历山,山上的树大多是槐树,山向阳的南面有很多玉石。

11.再往东十里,就是尸山,山上有很多苍玉,这里的野兽大多是麖。尸水发源于这座山,往南流注入洛水,水里面有很多优良的玉石。

12. 再往东十里,就是良余山,山上有很多构树和柞树,但是没有石头。余水从良余山北麓流出来,然后往北流注入黄河;乳水从良余山南麓流出来,然后往东南流注入洛水。

13. 再往东南十里,就是蛊尾山,山上有很多粗糙的磨刀石和黄铜。龙余水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往东南流注入洛水。

14. 再往东北二十里,就是升山,这里的树大多是构树、柞树和酸枣树,草大多是山药和惠草,还有很多寇脱草。黄酸水从这座山上发源,然后往北流注入黄河,水里面有很多璇玉。

15.再往东二十里,就是阳虚山,有很多金,这座山临近玄扈水。

16. 总计薄山山系的开头和结尾,从苟林山开始起到阳虚山结束,总共十六座山,长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是这些山的宗主,祭祀升山山神的典礼:在毛物中用猪、牛、羊三牲作祭品,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首山,是神灵显应的大山,祭祀首山的山神要用精米、以及整只带有黑色皮毛的猪、牛、羊和美酒;手里拿着盾牌起舞,摆上鼓还要敲击来应和;祀神的玉器要用一块玉璧。尸水,是往上通到天的,要用肥壮的牲畜作为祭品献祭;把一只黑狗作祭品供在上面,把一只母鸡作祭品供在下面,杀一只母羊,献上血。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并用彩色的布帛包装祭品,请神享用。

相关文章

  • 山海经•第二卷(1~16)中次五经

    (1)中次五经薄山之苟,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 (一)《山海经》中次五经~苟床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无...

  • 蛮荒时代29/100

    《山海经》 P235-259 中次四经 中次五经 冲次六经 1.识字: 虢guó山---虢山, “㻬琈”,读音为t...

  • 山海经之麖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六十:麖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五经中记载了一种动物...

  • 盘点《山海经》里的那些神——十一位女神

    1.西王母 出自一:《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中的玉山 原文: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

  • 山海经•第二卷(1~10)中次四经

    (1)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 (一)《山海经》中次...

  • 山海经•第二卷(1~6)中次三经

    (1)中次三以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㻬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茜如举...

  • 山海经•第二卷(1~24)中次八经

    (1)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 (2)东北百...

  • 山海经•第二卷(1~10)中次二经

    (1)中次二经注山之首,曰煇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 (一)《山海经》中次二经~煇诸之山 ①无草焉...

  • 山海经•第二卷(1~20)中次七经

    (1)中次七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

  • 山海经•第二卷(1~17)中次九经

    (1)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其草多菊[上艹下术]。洛水出焉,东注于江,其中多雄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海经•第二卷(1~16)中次五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ay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