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桥》说课稿(二)

《桥》说课稿(二)

作者: 绿竹猗猗轻留痕 | 来源:发表于2022-06-08 20:55 被阅读0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梳理小说情节

    1.《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它虽然篇幅矮小,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桥》,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认识那位可亲可敬的老汉。

    2.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故事情节,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完成情节示意表。

    二、结合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1.小说最让人感动的是老支书,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与老支书相关的情节,细细品读(7-23段),用“——”画出描写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结合故事情节想想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把你们的思考批注在文字旁边。

    2.学生合作交流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考,真的了不起,现在请同桌两个交流自己的发现,完善自己的思考,然后全班交流。3.全班汇报

    (1)这是一个沉着冷静的老汉。请你来谈谈,你认为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哦,你把群众与老支书进行了对比,体会到他是一个沉着冷静的人。

    (2)这是一个受人拥戴的老汉请你接着谈。

    ①大家望着老汉,可能在想什么。

    ②你们为什么愿意相信这位老支书?

    小结:对小说留白处的想象,引导学生联想出党支部书记平时在村民心中的为人与威望。

    (3)这是一个不徇私情的老汉。

    ①你怎样理解这一“揪”一“推”?

    揪是因为小伙子是党员,揪出的是老支书的党性;推是因为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推出的是父亲的慈爱。一揪一推之间,是一个党支书的胸怀和牺牲精神。

    ②为什么小伙子要瞪着老汉,老汉想要喊什么?

    ③既然他们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作者要在文章的最后交待两人关系?

    小结:这样的写法叫设置悬念,结局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尾,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在这些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我们读到了一位无私无畏、舍已为人、不徇私情、受人爱戴的老支书。

    三、关注环境,感受紧张气氛

    1.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课文中多次描写大雨、桥和洪水,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找到,再读一读。这样的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汇报交流。出示课件:(重点句)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③近一米高的
    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⑤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小结:你们都找到了这些句子的表达密码,这些词语的运用把句子写活了,更写出了洪水来的快,来的猛的特点。 

    (2)如果我把这个句子写的再具体点,会不会更好?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有人从天上泼,从天上倒似的。

    小结:一个个短句,形成了急促、紧张的节奏,营造出死亡步步紧逼的危机感。 

    2.能通过你们的朗读,展现出这种紧迫感吗?

    3.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感受气氛的紧张。(1)如果你正在睡梦中,猛一睁眼,却发现水已经没过了脚踝,大雨仍倾盆而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2)当你跑出家门,却发现水面已经有近一米高,只有一座窄窄的桥可以避难,你会做什么?

    (3)木桥近在身边,水已经舔上了人们的腰,这时候,你又将如何选择?

    四、再品形象,理解桥之深意

    1.老汉的选择是什么?

    (1)学生交流

    (2)想象你现在就是老汉,让我们展开一次对话好吗?

    师劝1:老支书,洪水已经没了小腿,情况危急,你又站在桥前,为什么不离开?

    师劝2:老支书,洪水齐腰深,让你儿子先过去吧,没有人看到。

    师劝3:老支书,洪水要没上脖子,桥在颤抖,你快走吧。

    师劝4:洪水将要把您和您的孩子吞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您后悔了吗?

    小结:好一个忠于职守的老党员,好一个不徇私情的老党员,好一个可歌可敬的老党员

    2.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老汉的形象更加突出。

    3.窄窄一座桥,一边是生存,一边是死亡,我称他为希望桥,如果让你为这座桥命名,你准备叫他什么。

    小结:桥,是把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感情纽带,是一座把党性与人性光辉联系起来的希望桥、生命桥。

    4.写一写:洪水退了,如果此刻你也是祭奠老汉的村民,你最想对他说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的真情。

    五、联系生活,用写法编故事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福在后,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小说的人物与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小说又来源于生活。为了人民奉献了青春与生命的人民的好党员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为国家发展贡献一生智慧与精力的张桂梅、李延年、袁隆平、黄旭华……在他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事情?

    2.课下,请同学们选择你了解的一个党员,对他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他的生活经历,创编故事。注意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把故事尽可能的写完整,情节尽可能的吸引人、写出当时的环境,也可以写写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桥》说课稿(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fp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