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半日闲读书会
《大学之路》上册第一章至第三章导读

《大学之路》上册第一章至第三章导读

作者: Lynn_1895 | 来源:发表于2020-10-30 17:23 被阅读0次

各位书友朋友好,我是陈寅老师,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学之路》这本书。

确定做家长读书会的想法后,我脑中蹦出来的第一本书就是吴军的《大学之路》。这本书出版问世后的第一时间我就买来拜读。在我指导留学申请的过程中,给很多家长和孩子推荐过这本书,和他们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近年,随着女儿越来越大,在明确家庭教育方向的时候,我又翻出这本书,常读常新。

我在给学生做初次咨询的时候,通常会问以下三个问题:

为什么想去美国读大学?

你对大学的期待是什么?

为什么想读某某专业?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有经验的顾问基本可以了解一个学生有没有内在驱动力,了解这个学生为出国留学、接受大学教育做到了什么程度的心智准备。是的,出国留学不仅是准备好申请材料和成绩,更要思考为什么要读大学,想要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大学期间想重点发展哪些能力?

正如作者吴军在前言写的标题“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第一章到第三章,我个人认为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从大学的历史、高等教育理念以及作者的大学经历,有理有据有故事地阐述了终身学习的价值。如果抱着阅读升学指南或子女教育指南的目的来阅读这本书,这三章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难读,阅读兴趣不高,但我建议书友静心阅读。也许一开始还似懂非懂,相信我,耐心读完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大学介绍章节。

接下来,我来抛砖引玉,谈一谈《大学之路》第一章到第三章给我的启发。

一、理想大学的标准

作者在第一章提到,他作为学生家长,“希望大学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和做研究的环境”,“提供良好的课程教育”,以及“应该给(本科)学生提供必要的科研”。

我个人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这四点既可以成为选校的重点考察因素,也可以以终为始,倒推反思,要进入这样的理想大学,如何在大学之前做好能力和心态方面的准备。比如,大学给了你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你1/3的时间了解社会,你做好准备了吗?倒推来看,高中时期,你是不是就该拿出一部分时间探索学业之外的兴趣,关心社会问题?再比如,大学办学提倡“以学为主”,你有能力明确自己的学术兴趣?你能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吗?我们家长在对大学提要求的时候,也该对自己的孩子提要求,更应让他们自己对自己提要求,鼓励他们在大学之前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体验,提升综合能力。

二、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可否兼得?

作者在第二章中,通过介绍纽曼的大行之道和洪堡的专才教育体制,阐述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区别和利弊,提出“要想兼顾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延长教育时间,把教育分成本科的通才和素质教育,以及研究生院的专才教育,别无他法。而提出和实践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吉尔曼和艾略特等人。”

我在给学生规划美国留学之路的时候,通常会建议学生考虑本科+研究生的模式,因为这既能享受美国大学教育的精髓,又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就业起点。本科的通才教育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较为广泛的知识面,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写作和演讲能力)。而研究生阶段的专才教育能够让你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并且掌握就业必备的技能。我的一个学生现在纽约的普华永道工作,我曾问他:“你觉得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对你的工作帮助比较大?”他回答:“研究生的学习让我对工作很快上手,但本科里积累的综合能力让我在职业道路上稳扎稳打,越走越好。”

三、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三章讲的是作者自己的大学经历,读完之后,最亮眼的绝不是作者的名校光环,而是他善于学习的能力,不断突破舒适地带的勇气,以及客观对待成功和挫折的心态。而这三点,也是我在为学生做升学规划时最为看重的,现在也践行到我对女儿的培养上。

1. 善于学习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这就给了我这样的长跑者以机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那时如果他还能够学习,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了。”

2. 不断突破舒适地带的勇气

“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这样一个迷茫的阶段,而年轻人真正能做的,不是碰运气找到一条光明大道,而是尽可能地尝试各种可能性。”

3. 客观对待成功和挫折的心态

“能够客观地对待成功和挫折的人,在外人看来就能不断地有好运气。人在成功(比如获得一个荣誉)时,并不会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而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也不会因此而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是处。事后想起我自己遭遇的挫折,每次遇到它们,虽然短期内不开心,但是我的能力、我的优点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这些能力和优点在后来总能发挥作用。”

《大学之路》这三章,您读完了吗?

最后,留两个问题,欢迎书友探讨:

1. 您觉得您的大学经历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 您的孩子对大学的期待是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之路》上册第一章至第三章导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id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