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领导者的本分就是要做好领导交办之事。被领导者要想做好本分,先要搞清楚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谓本分,就是岗位定位的职责使命,领导交办的事情,如果不符情理甚至不合法律,也是不能办的!】
>>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千万记住:把本职工作做完,还要热心帮助别人,这才叫作本分。
>> 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就不管其他事,那不可以;本分没有做好,就拼命去帮助别人,也不对。
>> 你要自己把握好火候,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度”。守本分,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可以大胆地守,而帮助别人要很谨慎。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 守规矩,就是按制度办事,一定要搞清楚所有的规章制度。中国人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规规矩矩。
>> 很多领导者真的不明白,规章制度是要用来执行的,要由被领导者自己定才有用。
>> 比如,生产部门要什么制度,让他们自己定,只要产品能生产出来,他们想什么时间上班都可以。这样,员工自己议论,根本不用领导出面。所以,强调守规矩,就要了解一点:企业定的制度必须是员工们心甘情愿接受的,必须是他们愿意遵守的。
【以结果为导向,少过程干预,这么浅显的道理,很多领导者不明白,越不放心,管得越多,自己越累,部属越烦越懒!】
>> 人们愿意遵守的时候,这就是规矩;不愿意遵守的时候,这就不是规矩。
>> 在中国,按时就是提前完成,如果不提前完成,几乎做不到准时。提前,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有意外情况发生,我们也能应付,不然真要逼死自己。
>> 每个被领导者最好要有这样的觉悟:处理任何事务,都要力求圆满。
>> 在企业里,只知道规规矩矩、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是基层的好材料,一辈子都在基层,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善于权宜变通、时刻不忘求新求变的人士节节高升,即使很不情愿,却也怨不得别人。
>> 在领导的眼中,能力与意见多半成正比:你比较听话,领导认为你多半能力差;你意见越多,领导会认为你越有能力。意见多并不坏,最怕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
>> 对于这样的被领导者,领导当然会更加慎重,表现得礼贤下士。你有所请示的时候,他说“你自己看着办好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种客气的表示,被领导者千万不能当真。
>> 一个人行不行,自己最清楚,不行的时候,就不要硬充好汉,怕什么呢?赶快问呀!我不行,还有别人比我行,你看不起我,不愿意委屈问我,也应该问问比我行的人,为什么不呢?”结果是谁灰头土脸?
>> 若是真心,你就应当事先仔细想一想,提出一些具体的办法来商量,而不是笼统地请示。”
>> 实际上,被领导者之所以处处被动,是因为领导都在用势。他不必用权,也很少用权,因为用权就要决定,决定就要负责。权是有限的,一用就完,若是拿在手里不用,他就可以永远有权。
>> 是腹案而不是答案,有答案是不行的,因为答案不可以是你做出来的,必须是领导给的。这个原则大家要掌握——先有腹案再来请示。
【拿出预案来请示,不是空手过去,一切等领导定】
>> 因为功劳是让出来的,而责任则是抢出来的。一让,大家都有功劳;一争,责任就十分清楚。
>> 主动检讨错误,并不会触怒领导。很多年轻人,犯了错也不敢承认,将错就错,甚至一错再错,这才是最要命的。检讨的时候,最好不要以人为对象,而是拿事实来分析,并且把过失归于自己,才能让领导了解事情的始末,也能让他明白你是有意还是无心。
>> 好的领导者都有包容之心,能够容忍下属的不足和过错,合理加以指导,加以纠正。
>> 如果你的领导容许你犯错,只要是无心的小过,他都不处罚,你才敢多做,才敢自省,才敢坦白承认。
>> 在执行的过程中,分成若干阶段来检讨,其效果有时比终了检讨还有价值。而中途补救,当然比半途而废来得好。
网友评论